武汉理工大学韶关研究院成立,为广东内河航运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语音播报

11月29日,武汉理工大学韶关研究院在韶关举行成立大会,这是韶关市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国家战略,加快对接大湾区“12312”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北江航运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绿色智能港航,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纵深,辐射提升韶关区域经济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的重大举措。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严新平,副校长吴超仲出席大会,韶关市委书记王瑞军致辞,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周木堂、韶关市政协主席王青西出席大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与市委书记王瑞军等领导嘉宾共同见证韶关市政府与武汉理工大学签订《韶关市人民政府武汉理工大学共建广东省内河港航发展研究院及武汉理工大学韶关研究院协议》。

王瑞军指出,武汉理工大学韶关研究院的成立是韶关水上交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必将有利于武汉理工大学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有利于辐射带动广东省内河港航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发挥韶关“一江好水”优势,推动航运、物流、港口经济、装备制造新材料等的建设发展,促进北江航运上下游产业链转型升级。

王瑞军表示,韶关市委、市政府将全力为研究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以研究院的成立为契机,立足韶关水运优势,科学系统谋划内河航运与综合交通、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不断推动北江航运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努力把韶关逐步建成通江达海、对接湘赣航运的枢纽城市。韶关希望武汉理工大学韶关研究院要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系统发展,推动形成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船舶、清洁运输良性循环的绿色发展方式,促进航运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张清杰表示,武汉理工大学韶关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武汉理工大学和韶关市委、市政府在谋划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武汉理工大学在建材建工、交通、汽车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域有丰富积淀,特别是航运学科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武汉理工大学将全力支持韶关研究院的发展,整合全校资源,充分发挥学科、科技和人才优势,为韶关更好融入“双区”建设,促进广东省内河航运发展和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会上,韶关市政府与武汉理工大学签订《韶关市人民政府武汉理工大学共建广东省内河港航发展研究院及武汉理工大学韶关研究院协议》,并由王瑞军与张清杰共同为武汉理工大学韶关研究院揭牌。武汉理工大学韶关研究院分别与广东省航道事务中心、广州港股份公司、深圳中集智能科技公司、广州海工船舶设备公司、广东韶关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据了解,武汉理工大学韶关研究院是武汉理工大学与韶关市人民政府本着“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实现共赢”的原则,为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和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共同设立的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育与产业孵化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旨在推动韶关市航运、物流、港口经济、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建设,通过促进北江航运上下游产业链高质量转型升级,提高促进韶关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实现武汉理工大学在韶关市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研究机构的落地。

研究院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严新平为学科带头人,组建了内河智慧航道、绿色智能船舶、绿色能源与防污染、港航规划与智慧物流、智能内河港口、智慧内河海事监管、智联网联车辆、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等教授团队,凝聚起一支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密切协作的人才队伍。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卜瑜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卜瑜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卜瑜

通讯员:沈明礼、蔡仁银、郭先杰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