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社会组织如何助力养老事业?指引来了!

社会组织在养老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

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作为广州养老领域的“金字招牌”,长者饭堂37%由社会组织负责运营,融入了各类支持和互动活动,使长者饭堂不仅解决一日三餐的问题,而且成为了和社区链接情感的温馨港湾。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社区中,还是机构内,社会组织的专业手法和理念,在提升长者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过程中必不可缺。

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日渐明显,社会组织专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化之路在何方?

为进一步引导、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充分发挥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在构建具有广州特色、走在全国前列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打造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示范城市中的积极作用,助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日前,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印发了《广州市促进和规范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指引》的一系列激励令人兴奋,但背后更为核心的指引,则是引导社会组织垂直专业化发展。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才是社会组织发展的未来趋势。

图:资料图

亮点: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分类登记管理

《指引》提出,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主要包括民办公益性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和以提供扶老服务为主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其中,民办公益性养老机构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照料服务和医疗康复的养老机构,含提供全托服务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和以提供扶老服务为主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不提供老年人集中居住和照料的全托服务。社区养老服务类、以提供扶老服务为主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可直接向社会组织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直接登记的社区养老服务类和以提供扶老服务为主的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机构,经本级养老服务业务部门同意后,可增加提供老年人集中居住和照料等全托服务的业务内容。

提升:加强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自身建设

为提升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水平,鼓励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做优做强,《指引》通过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养老机构备案管理、落实年度报告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健全财务制度、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行业自律等措施,推动社会组织成为养老服务建设的重要力量,助力落实“保基本民生”任务,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指引》提出,要结合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登记、检查、评估以及日常监管等工作,督促推动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推动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行业党组织,示范带动行业从业党员和工作人员立足岗位服务养老事业发展。依托广州市社会组织“红苗计划”“成长计划”“同行计划”等品牌培训项目,着力提升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服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提高养老服务人才的专业性、储备性。支持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参与行业信用建设,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自律功能,健全行业自律规约,建立行业性诚信激励和惩戒机制,自觉维护和规范养老市场竞争秩序。支持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开展行业标准化工作,制订养老服务团体标准,积极参与制定行业规划和政策法规,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激励:优化发展环境激励社会组织提供养老服务

为激励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社会组织将养老服务做精做专,《指引》通过放开服务地域限制、鼓励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资助、建设培育发展基地、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等扶持措施,优化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大力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

《指引》提出,坚持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每年安排不少于50%的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资金资助为老服务类公益项目,重点支持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面向独居、空巢、留守、失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助餐、助浴、助急、助医、助行、助洁、临终关怀等帮扶服务;鼓励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参与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运营、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等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项目。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新增公共服务支出部分,向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购买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

数说:广州社会力量是发展养老服务主体

近年来,广州注重加大政策扶持,加快培育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的主体,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目前,广州市73%的养老床位、85.5%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95%的长者饭堂、84.5%的家政养老服务由社会力量提供。其中,民办公益性养老机构62家,养老床位占全市的25%。

2014年以来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已连续7年共投入5336.8万元,择优资助了354个养老服务类项目,培育了一批专业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投身参与养老服务。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苏赞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陈忧子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
苏赞
更多文章
陈忧子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