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光:志愿服务每年创造价值数百亿元,需避免慈善资产流失

如何才能让人们参与志愿服务更加便利,并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凸显的当下,掀起养老互助风潮?日前,由中华志愿者协会、广州市民政局指导,广州市志愿者协会主办的2020年时间银行广州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研讨会搭建了一个全国性行业交流发展的平台,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地的时间银行领域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建设与应用机构代表纷纷就“时间银行”助力养老事业的资源动员和长效机制开展圆桌讨论。

其中,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徐永光,曾任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并创建希望工程的徐永光认为,每年中国志愿服务创造的社会价值高达数百亿元,为了不让这一慈善资产流失,可以通过时间银行来实现志愿服务时间的存储,而区块链在时间银行中的应用则可以让志愿服务的记录真实准确,公开透明,不可更改,可以追溯。



志愿者创造的慈善资产面临流失风险

据中国慈善蓝皮书2018年的统计,当年全国志愿服务所创造的价值达到了824亿元。

徐永光认为,且不论这个统计是否准确,但中国志愿服务每年创造的价值达到数百亿元是肯定的。他说,志愿者在创造直接价值的同时,还创造了一种更大的社会财富,即在开展志愿服务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徐永光说,志愿者的贡献应该比他们可以计量的部分要高几倍甚至更多。而“时间银行”的作用,恰恰是把志愿者服务时间看成是一种财产记录下来,避免志愿服务所创造慈善资产流失,同时实现志愿服务时间增值。

徐永光介绍道,2018年民政部门已经明确把“时间银行”作为社区养老的一个试点,“比如说,一位志愿者今年30岁,在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了志愿服务累计达到1000个小时。当这位志愿者到了80岁,需要别人提供相应的服务,就从时间银行取出来一千小时,由其他的志愿者为提供相应的志愿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1小时的价值和50年以后1小时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但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段的志愿时数应当实现互联互通。徐永光指出,时间银行的建立面临一个巨大的困难,“它需要真实性、需要公信力,同时和银行储存的财产一样可以流通,可以通存通兑。”

区块链可能带来技术革新

徐永光指出,这个问题将由区块链解决。

据悉,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分布式去中心化的不可更改的数据库记账技术。徐永光认为,有了区块链技术的支持,在中国,理论上每一个公益组织、志愿服务组织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区块链时间银行。

区块链的落地难点,第一是技术门槛,第二是资金投入,三是缺乏统一标准,不利于流通。徐永光表示,在中国建立一家或者数家有规模的基于区块链的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是必然的选择。他说,“若干家没有问题,若干家互相之间也是可以认证的,就像我们现在各种币种的流通一样或者是各个银行之间的货币流通一样。”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12月4日,公益链启动仪式暨共同发起人会议在北京举行,有36名公益机构负责人、学者和科技创新机构共同发起并签署发布了《公益链共同发起人共识》。按照区块链的机制,需要采用一个叫DPOS共识机制(也称“委托权益证明机制”)产生超级节点。

所谓超级节点,是指区块链的记账是要分布式的,所以需要几十个甚至几百个超级节点,这些超级节点就是分布式的记账人,所有的数据都是由这些超级节点同时来记录,如果要更改这个数据也需要每一个超级节点大家都共同来修改,这样作假的概率基本上就等于零了。

徐永光分析,按照当时的设计,超级节点机构是通过竞争产生。各个公益机构,任何公益机构志愿者都可以在公益链上注册,注册认证以后,就由志愿者给这些机构投票。最后根据这个机构得票情况,经过认证的程序,产生成为超级节点的机构。这样一种竞选产生完全是开放的、公开的、透明的,就是公平公正的,所以这才有公信力,不是任何一个中心来控制。

据悉,公益链时间银行是要对所有的公益机构企业开放,上链的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时间就记录下来了,当时讨论就是一小时就一个V积分(volunteer积分),这样一个机制就可以肯定它储存的公信力没有问题,它的流通没有问题,而且它的增值也没有问题。

徐永光总结道,区块链时间银行的打造,是公益行业拥抱科技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创新,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更加透明的社会,一个更加自律的社会,一个更加诚信的社会,一个更加高效的社会,最终目标是要追求一个更加自由平等的社会,这应该是我们公益对社会的贡献。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苏赞 部分资料由广州市志愿者协会提供

图 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
苏赞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