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血拼“社区团购”,快手也要卖菜?
语音播报

诞生于2014年社区生鲜团购突然成为巨头争抢的超级风口。随着社区团购的战火燃起,美团、阿里、拼多多、滴滴等巨头先后宣布重金杀入社区团购赛道,近日传闻快手与字节跳动也蠢蠢欲动。

生鲜O2O行业成为生鲜电商最热门的赛道,此前已经涌现出了包括易果生鲜、淘鲜达、美团买菜、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等众多生鲜O2O企业,与此同时腾讯、阿里、京东、美团、滴滴等互联网巨头已纷纷入局,最近又传出字节跳动和快手也欲“分一杯羹”。据报道,从10月底开始,快手针对社区团购的第一批调研人员已奔赴湖南长沙,不排除通过投资入场。字节跳动则公司内部考虑自己孵化该项业务,在讨论方案中,项目被命名为“今日买菜”。对于上述传闻,快手向广州日报记者表示,暂无回应。字节跳动则明确表示没有此事。

互联网巨头扎堆入局刺激社区团购加速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有200多家社区团购企业。据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显示,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26日,国内社区团购类电商领域共发生26起投融资事件,共计融资超117亿元,获得融资有十荟团、同程生活、苏宁小店、兴盛优选、中商惠明网、太火鸟、源创优品等。有机构预测,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会超千亿元。

社区团购为何吸引互联网巨头涌入?站在新的风口上,社区团购的这把“火”烧到了很多人的家门口。这种依托真实社区的区域化、小众化、本地化的团购模式,通常的操作是居民通过社区里的“团长”预订生鲜食品、日用百货等商品,次日送达或者居民自提。

全新的团购模式账面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对于平台而言,一方面,由于采用先拼团后采购、送货的类预售模式,基本不占用周转资金,可以迅速扩张;另一方面,通过招募社区“团长”,利用“团长”的人缘优势拉新人,加上拼团自带社交裂变属性,能够以较低的获客成本收割社区用户,缓解平台的流量焦虑。

对于居民而言,拼团购买的价格相对较低,“团长”一般都是熟识的人,品质上可以相对放心。同时,“团长”送货或者小区附近自提的方式也比较方便。

招商证券认为,大型的平台将借助自身流量、地推为社区团购引流,进一步提升单品供应链规模效率,为消费者提供高效率的基于本地化品类的交易平台。

团长多为个人店主,返佣收入月入千元

巨头已在“招兵买马”。BOSS直聘等多个招聘网站近日显示,阿里巴巴集团在北京、上海启动社区团购岗位招聘,招聘岗位涵盖大区负责人、社区团购经理、冷链事业部负责人、仓储总监等。

风行牛奶店店主王女士是广州某社区团购团长,她告诉记者,平台业务人员多在微信群内推广,或者直接去社区的实体店邀请店主当团长,其中社区便利店、夫妻店和快递站点所占的比例最大。

据其透露,目前,从事社区团购团长的多为个人店主。一是地理位置较为便利,方便平台送货和用户取货;二是店内拥有足够的空间存放货物;三是店主会有较多的时间处理社区团购的事情。使用社区团购的群体以年轻人居多,偶尔也有老年人。他们购买的商品主要有生活用品、蔬菜、瓜果,相比之下肉类较少。“平台上商品的种类要比线下店全,而且价格也相对较便宜。”谈到从事团长带来的收入时,王女士表示,每天的收入大约30元到40元,算下来一个月的收入大约有1000元

据了解,目前各平台对团长的门槛比较低,也没有和团长签署独家协议。在记者的调查中,一个店主在多个平台担任团长也较为常见;毕竟,对店主而言,团长所做的工作大同小异,多加入一个平台便意味着多一份返佣收入。

另一方面,社区团购平台为了开疆拓土,开始降低团长的标准以抢夺更多团长,并借此不断扩张站点数量。王女士称,以前店主想要成为团长必须要有线下站点,这样可以方便平台发货和用户取货,而现在有的平台只需要团长提供姓名、店名和手机号便可注册,两个站点间甚至只相距十几米远。她很担心:如此高密度的竞争势将分流团购订单量。

谁将胜出?市民:品类多、价格低、品质好、够新鲜才是胜出的根本

不管团长“争夺战”如何激烈,社区团购的前端——生鲜等货品从哪来?食品安全如何保障?社区往往很分散,如何降低配送成本?……仍是众多平台面临的共同难题。众所周知,过长的供应链、损耗率高、运输难让生鲜电商在国内发展已近10年,至今仍是最难啃的电商“骨头”。

这些平台谁将胜出?对此,广州市民曾师奶表示,不管是社区团购,或是其他更时髦的叫法,说到底还是卖菜的,品类多、价格低、品质好、够新鲜才是胜出的根本。安信证券刘文正看好社区团购商业模式的长期前景,他认为社区团购业务是美团的下一个成长飞轮,与现有业务板块高度协同,弥补短板进入零售业,成长边界进一步打开。此外,拼多多供应商体系和用户与社区团购有较多重叠,与竞争对手相比供应商和流量优势明显。

受疫情等影响,今年的生鲜市场环境更加严峻,势必会加速行业洗牌,企业也在困境倒逼下加速进行转型升级。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向广州日报记者表示,从去年开始,生鲜电商频频倒下,众多生鲜电商平台在产品种类、服务体验以及配送方面的特点并不突出,并且始终处于烧钱培养市场、消费习性的阶段,这种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模式,无法持久延续。对于善于营销运营的平台来说,短时间做高订单量并不难,构建稳定的供应链、做好选品和物流才是真功夫。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倪明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王维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龙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