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街风采│他们是公共文明引导员
语音播报

你或许不曾留意,但当你需要的时候,他们总在你的身边。

酷暑或严寒;正午刺眼的阳光下,或是黄昏斜阳清冷中。不管你是否留意,他们都在那里。

无论你想到或是没想到,你遇到困境、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冲到你眼前的,总会是他们——南沙街道公共文明引导员!

十字路口是他们出现最多身影的地方,这让很多人误以为他们仅仅是交通协管员。

他们,是你身边如影相随的南沙街道的城市风景。他们是南沙街道的街坊。他们中有南沙本地人,也有新南沙人。他们的岗位在公交站台、交通路口、医院、公园、校园周边等社会公共领域。他们是精神文明宣传员、文明礼仪示范员、排队乘车引导员、交通文明协管员、治安防范信息员、群众困难排解员、站台环境维护员、公共文明观察员。

《广州日报》11月11日报道,中央文明办通报全国文明城市复查结果,广州再度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在全国文明城市(省会、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四。从2018年的全国第九、2019年的全国第六,到今年的全国第四,广州连续三年受到中央文明办的通报表扬。

步步高的这份殊荣背后,有无数公共文明引导员街坊的默默奉献,这份荣光同样属于他们。

长者街坊是公共文明引导员的主力军。

他们肩负着传播文明的使命。

他们每天都要走上万步以上,说出的话堪比连续上几节课的教师。

2020年4月,这些原来统一叫志愿者的人,国家重新定义了他们职业名称为公共文明引导员,记者认识了他们当中的三位来自南沙街道的代表。

这些引导员,他们都很羞涩,见到记者时都会怯怯的往后躲,但提起他们的职业,他们都会和记者摇摇手中的旗子,挺直身体,让记者看清楚他们穿着马甲上的字:公共文明引导员。

岑美英,是从老城区搬来南沙居住的,记者叫她美英姐。岑美英1993年下岗后,就一直专注关爱孤寡长者群体,并且带领别人、影响别人与她一起从事这项事业。2018年她被评选为广州好人、2019年被评选为南沙好人。已经有十二年志愿者服务经验的美英姐,是南沙街道做得最久的“资深引导员”。

岑美英的丈夫心疼她,坚决反对她出去做志愿者。但拗不过岑美英对老年人的关爱决心,丈夫石大哥妥协了,现在就连他们四岁的外孙子,最喜欢就是穿上外婆的志愿者马甲,拿上小旗子,与岑美英一起去小区散步。

岑美英经常在南沙街道花市的路口站岗,很多路人不看红绿灯信号,对她吹哨子制止闯红灯不理解,甚至会辱骂她。岑美英说:“创文首先是教育,我虽然被骂了,但能教会那些人守规矩,懂看信号,我也值了!”

岑美英的丈夫越来越支持她的事业,晚回家都会有一碗汤等着她。

狭窄的洗手间镜子前,就是岑美英每日出发上岗的起点。

岑美英的丈夫石大哥一丝不苟,在妻子上岗前再次检查她的仪容仪表。

最开心的莫过于天伦之乐,而小外孙最开心的则是做一个公共文明引导员。

最难受的是被人误解,自己的好心当做耳旁风。

周桂芳是江西人,是随子女到南沙落户的新南沙人,一家人住在南沙境界。骑着电单车要十几分钟到逸涛社区的马路口,桂芳说:“骑电单车上岗不觉得辛苦,每天看南沙的变化,越变越好,超开心,一会就到岗位了。”她常常遇到迷路找不到家的老人;还有就是与老乡约了地点,走丢了的外乡人;再有就是有智障的孩子。桂芳每次做了好事,都开心的不得了。当得知记者还采访了美英姐时,桂芳说:“美英姐是我的学习榜样!”

周桂芳加入文明引导员时间是三人中最短的,但她积极热情的作风,很快就被大家接纳和喜欢。

欧香莲是南沙本地人,她的岗位在南沙旧镇影剧院对面的广场,她说:“我性格内向,但自从做了文明引导员之后,性格变得开朗了,也敢大声讲话了,也愿意与别人交流了。”结交了很多新朋友的欧香莲还说,是引导员这份工作让自己变得阳光、开朗。这份工作越做越开心,来广场上休闲的街坊都成了她的朋友,都帮助她维护广场上的秩序和文明,以及环境卫生。

见到记者拍照,欧香莲原本放松的神情一下子严肃了起来。

记者了解到,仅南沙街道就有23个岗位需要公共文明引导,从今年六月份到目前,累计有8500人次的公共文明引导员提供了志愿服务。

我永远关注着你们,我的街坊们!

记者手记

连续四天,记者随着三位街坊,在他们的岗位上采访、拍摄。在街道的十字路口,记者每次都会持续停留一个小时。路面上的汽车尾气异常呛鼻,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总想深呼吸换口新鲜空气。结束每日采访,记者会胸闷气短,不停的提气。
在创文期间,公共文明引导员每天上岗,每天最少四个小时,有的岗位还需要七到八个小时。采访结束之后,记者对公共文明引导员对社会的奉献有了深刻领悟,很想对公共文明引导员以及那些如他们一样的交通警察、辅警、其他岗位志愿者说一句:“你们辛苦了!”

【记者 何快快】通讯员 陈燕薇 图片由V摄影提供

【编辑 郑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