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当年是谁 在日月山接待文成公主入藏吗?快来这个展览看
语音播报



想不想知道当年文成公主入藏的那条道路,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想不想听一听广袤的大西北草原上,那悠远的驼铃和笛声?在广东省博物馆,11月6日开幕的“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中,172件/套精美文物,带着172个古老的故事,铺陈开一条长长的历史画卷。

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展期至2021年2月28日。不过广东省博物馆目前实行全员分时段预约参观,需提前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实名预约入馆门票。

从早期古道发展而来的“唐蕃古道”

本次展览由广东省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西藏博物馆、青海省湟源县古道博物馆、海西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协办。展品涵盖金银器、丝毛织品、陶瓷器、木简、文书、画像砖、石器、铜器等多个类别,展现了唐蕃古道上的藏南谷地土著文化、北方游牧文化、中原汉文化、西亚文化、中亚文化等多元文明的交流融合。

唐蕃古道是1300多年前,从唐代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通往吐蕃都城逻些(今拉萨)的官道,被誉为沟通汉藏两族人民友好联系的“黄金桥”。古道全长3000余公里,跨越陕西、甘肃、青海、西藏等地,是唐代以来中原去往青海、西藏等地的必经之路。

“有人的地方就有道路交通”,展览策展人之一、青海省博物馆文物研究中心助理馆员佛音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表示,吐蕃王朝和唐王朝崛起与兴盛之前,来往于中原与青藏高原之间的道路交通系统,主要有羌人之路、吐谷浑道和党项故道,他们都为唐蕃古道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公元七世纪初, 吐蕃松赞干布即赞普位后, 迁都逻些, 征服了北面的苏毗、西边的羊同(今西藏阿里地区)以及东边的党项等一些羌族部落并与南部的泥婆罗国通聘,在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奴隶制政权。随着吐蕃的崛起,唐与吐蕃往来密切,唐蕃古道也随之进入兴盛期。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后,唐蕃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唐蕃古道也随之定型。伴随着唐蕃古道的形成,唐蕃双方通过政治上的联姻、军事的交相接触,使者的往来,经济贸易的互相渗透,文化风俗的彼此影响,对唐蕃关系的维系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汉藏民族的发展融合奠定坚实基础。如今,在原古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化交通,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72件套文物中珍贵文物比例超过一半

展览中的珍贵文物比例相当高,反映出唐蕃古道及周边地区多元丰富的社会历史面貌。

2000年5月,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徐家寨村发现了一座魏晋墓,古墓中出土了八种不同图案的画像砖,其中四种图案为青海省首次发现,胡人牵驼就是其中之一,据了解,这个画像砖当时位于墓室墙面的第三层。据考证,第三层的图案反映了墓主人的生活场景。这说明在当时,牵驼贸易的胡人早已活跃于青海。魏晋南北朝时期,吐谷浑国和西域各国往来十分频繁。在吐谷浑国,商人受到重视和尊敬,在政治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来吐谷浑从事商贸活动的西域和内地商人,均会受到优厚的待遇。所以,当时有来自中亚和西亚的波斯、安息、滑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商人,到东西方商贸集散中心吐谷浑展开贸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唐代彩绘泥塑打马球俑,1973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230号墓出土,马上人物蓄八字短须,身着唐代流行的圆领紧身绛色长袍,头戴幞头,脚穿黑色皮靴。足踩马蹬,骑一匹白色大马飞奔,手臂挥杖,作打马球状。“马球”又称“波罗球”,源于波斯。马球运动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见证,在唐代曾经风靡一时,还出现了专门的马球场。“打马球”经唐太宗提倡在长安盛行成风,后经我国先后传至日本和朝鲜等国。该俑对于研究古代西域和中原的文化交流及体育运动史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宁夏博物馆藏慕容威墓志,记载了慕容威夫妇葬于公元758年。慕容氏原为古代鲜卑的一支,世居辽宁北部,公元635年归附唐朝。公元672年,因吐蕃统治者继续侵逼,唐将吐谷浑“徙于灵州界”,“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刺史,欲其安而乐也”。慕容威的曾祖父诺曷钵是吐谷浑最后一任王,于公元639年,迎娶唐宗室女弘化公主为妻。文成公主入藏时,诺曷钵和弘化公主奉旨接待他们一行。今天青海日月山上的日亭、月亭以及玉树的文成公主庙,就是此次行程的历史遗迹。慕容威本人娶了武则天的侄孙女,即武承嗣的孙女。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王维宣 卜松竹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王维宣 卜松竹

通讯员:黄苏哲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谢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