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粵港澳三地學童齊誦《三字經》,你聽過粵語版的嗎?
语音播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原來,《三字經》用粵語誦讀更有「味」!

1日,2020第二屆陳村《三字經》啟蒙文化周在《三字經》著作者區適子故里順德陳村開幕。現場,圍繞《三字經》傳統文化核心內涵,呈現出別出心裁的啟蒙禮等文化活動。

值得關注的是,現場來自中國香港、澳門以及外國留學生們,和順德陳村學童一起,通過線上及線下的方式,輪番用粵語、普通話、英語、手語誦讀《三字經》,場面十分震撼。另外,活動還邀請了錢文忠、溫春來等著名學者開講「嶺南理學堂」第一講,開啟了大灣區文化盛宴。


《三字經》故里再傳誦讀聲

地處粵港澳大灣區腹地的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陳村鎮,是「廣佛極點」所在地、佛山三龍灣核心、廣佛同城交匯處。自古底蘊深厚,是嶺南聞名遐邇的「千年花鄉」、《三字經》作者區適子故里。

據明萬曆年間出版的《順德縣誌》記載:「故老傳今《三字經》,適子所撰也。」明末清初嶺南學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提到「童蒙所誦《三字經》,乃宋末區適子所撰」。

值得關注的是,七百多年來,《三字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不僅在海內外華人圈廣為流傳,還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傳播至世界各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兒童道德教育叢書」,成為世界人類的文化遺產。

在這一背景下,為弘揚、挖掘《三字經》及其傳統文化,順德陳村繼去年舉辦第一屆《三字經》啟蒙文化周后,今年再度拉開這一文化盛宴的「帷幕」,繼續打造這一灣區超級文化IP。





據介紹,今年啟蒙文化周的主題是「探源蒙學故里,共建人文灣區」。據悉,隨着啟蒙文化周活動「一炮而紅」,「《三字經》為何會出自陳村?」這一命題引發各方關注。今年,陳村鎮組織專家學者進一步考證溯源,還原嶺南理學與蒙學發展的關係。

為凸顯沉浸式的活動氛圍,在這一次啟動儀式上,主辦方別出心裁呈現了啟蒙禮等文化活動。

《三字經》啟蒙文化周啟動儀式用「穿越」的方式,串聯起陳村古今,展示當今城市發展成就,呈現這一方水土燦爛的傳統文化。而啟蒙禮更是凸顯「禮」的儀式感,孩童誦讀《三字經》、寫好人生第一字、點硃砂等形式,都十分吸睛。

現場來自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以及外國留學生們,和陳村學童一起,「跨過」疫情影響帶來的困難,通過線上及線下的方式,輪番用粵語、普通話、英語、手語誦讀《三字經》,場面十分震撼。「第一次看到用粵語誦讀《三字經》,很震撼!」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錢文忠說。

嶺南理學有了傳承載體

值得關注的是,在今年陳村鎮舉辦第二屆《三字經》啟蒙文化周,還打造了「嶺南理學堂」,為傳播嶺南理學文化提供有力的陣地,對外展示和樹立文化自信。

據介紹,嶺南理學,興於宋朝,造極於明代,名家輩出,曾與陽明心學並駕齊驅,是嶺南文化重要組成部門。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響力。但目前粵港澳地區還沒有專門研究、傳承和展示傳播理學的載體,嶺南理學堂的崛起將有望打破這一局面。

據悉,嶺南理學堂選址區適子故里登洲附近的陳村鎮仙涌村。這裏不僅有着種植年桔近千年的歷史,更是理學大家朱熹後人的聚居地,「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的文化濃厚。2019年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這一「學堂」的載體如何打造?據介紹,陳村將利用1958年建成的仙涌鄉人民會場,將以「輕改造」的方式重現人民禮堂原有的空間格局,同時結合新時代的需求,加入新時代黨建展示、理學文化宣傳、公眾閱覽、活動會場和互動教育等新功能,重塑人民會場的「芳華」,打造嶺南理學文化傳播的新標杆、特色黨建示範教育基地、鄉村振興先進經驗的宣傳平台、鄉村文化生活的展示窗口,展現仙涌特色的理學文化、黨建經驗和鄉村振興之路的新地標,形成理學堂在嶺南地區的影響力。

今後,「嶺南理學堂」將按照嶺南理學的起源、傳播、傳承設置展陳,模擬嶺南理學的情景空間、展示空間和互動空間,並定期舉辦名家講座(論壇),供嶺南理學研究傳播之用。

而在今天的活動中,「學堂」首期就邀請到了著名《三字經》研究專家、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中山大學嶺南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溫春來開壇講學,吸引不少市民前來聽講。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黃子寧,通訊員 陳樹忠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黃子寧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鄺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