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丨英雄已老,晚霞“余”光
语音播报

如今,“寻亲英雄”余发海依然保留着发挂号信的习惯。十五年间,挂号信的价格从之前的八分变成两毛,再变成两块;以前寄信贴邮票,一张邮票只用一块二,现在统一只能寄快件,快件价格从十二块到十八块不等,如果是厚厚一沓的资料,快递费则需要三十元。余发海也保留着写日记的习惯,他会将与烈士墓有关的事宜一一记录在本,以确保自己没有漏过任何一个家属,任何一个来访者。

“我们现在已经为120位烈士找到了亲人,但是还有22位烈士因为地域变迁等原因,没有办法找到亲人,其中也包括广州的三位烈士。如果你能去到广东省档案局帮我找到他们的亲属,那也是做了一件实在的事情。”采访临近晚上,余发海嘱咐了一句:“我已经老了,体力和精力已经不如从前,如今晚霞余光,来日不多,只想能够有你们这些后生接下为烈士们寻亲的使命。”


为让记者掌握更多材料,余发海带着记者来到他家。余发海的家在赤壁市公安局员工楼内,楼道里没有路灯,打开手电筒,发现墙壁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马赛克”。与楼道一样“赤贫”的还有余发海的家:家具都是90年代的古朴家具,约60平方米的房子里,铺着的是好几种不同风格的地砖,“这些都是我东拼西凑捡来的”,余发海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而整个房间里,最“醒目”的可能就是余发海的书房——其实就是一块设在阳台处约2平方米的小角落,书房里有余发海以往的军服照、与烈士家属们的合影,以及一块由咸宁市抗美援朝部分老战士敬赠的牌匾,上面写着:全国公安战线一等功臣。赤壁市换肾警官余发海同志在“为英烈寻亲万里行”德高如山,恩深似海。


不过相比这些荣誉,余发海更热衷于向记者讲述他的几个“厚本子”的故事。第一批“厚本子”,是《赤壁民政志》《咸宁市志》以及《蒲圻志》,这些由余发海从地摊、书店淘来的地方志里,记载着142位烈士的初始资料,其中“烈士英名录”几页已经被翻烂了,被余发海贴了又贴:“这些是重要的物证,如果家属想要追认烈士家属,他们就需要这些。”


第二批“厚本子”则是几本剪报册。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烈士寻亲的余发海,为了能够让后人们不忘墓园里的142个故事,竟将这些年来所有的媒体报道,其中也包括《广州日报》的若干篇内容,一同制作成了剪报,订装成册,制定好目录和封面,如此下来,攒下了近6本资料,“这些也是物证,如果有人想知道墓园的故事,这里面全部都有。”余发海一边翻着一边告诉记者。


“我出生在1950年,我们这一辈和前一辈是接轨的,可是在我们之后的后生们却是不接轨的,因此我希望这些物件能够传承下去,这些英雄能够不被忘记。”余发海说。但是,谁来接棒,谁来传承,余发海却觉得迷茫。“我最大的期盼是,能够值抗美援朝70周年之际,能够有官方组织牵头,去完成这个为烈士寻亲的任务。如果在我有生之时看到剩下的22位烈士找到回家路,我也就觉得无憾了。”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依伦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