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双城联动|七大领域合作,共建共享共赢
语音播报

10月22日,在广州深圳“双城联动”论坛上,广深相关部门签署了双城深化合作专项协议,涉及科技创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智能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设施、营商环境、自贸区七个领域。10月23日,围绕7项合作协议,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集中采访了广州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展望合作前景、畅谈落实举措。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杨耀烨 摄


科技创新:

为创新要素搭桥共促科技成果转化

10月22日,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和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签署了推进广深科技创新合作框架协议。“实际上这份协议是对去年9月广州市政府与深圳市政府签订的两市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进一步回应。”广州市科技局合作交流处处长蔡强告诉记者。

蔡强表示,去年9月印发的《广深战略合作第一批重点项目》明确了两市科技创新领域的重点合作事项为两项:一是共同实现仪器共享和服务共享,二是完善科技评审专家共享机制。目前广州市科技局已基本完成,财政资金购置的单价30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两市实现共享,并互相推荐、精准匹配科技评审专家。例如,国家超算中心广州中心新建了深圳前海分中心,推进超算在前海的应用。“过去,广州企业找深圳的科技评审专家,可能需要找科技部门推荐,现在通过共享库,企业自己就可以找到人了,相当于架起了一座广深之间的桥梁。”蔡强说。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苏俊杰 摄


22日签署的推进广深科技创新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了共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开放共享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推动创新平台合作、共促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广深风投创投领域融合发展6个合作事项。在蔡强看来,这六方面实际上是把这座桥梁拓得更宽,让两地创新要素得以更高效、更便捷地流通,甚至共同来对接和集聚全球创新资源。

其中,共促科技成果转化受到各界关注,但民间也有不一样的声音,诞生在广州的科研成果在广州转化不是更好吗?蔡强表示,广州是科教重镇、汇聚一批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突出、金融资本实力强劲,两地优势互补,让广州科技成果在深圳成功转化,实际上是一起把蛋糕做大、是合作共赢。“科研成果在哪里转化,是市场的选择。深圳发展好了,对广州也有促进作用,我们可以学习它的先进理念和发展模式。”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苏俊杰 摄


他还告诉记者一项数据:2019年,广州地区登记广深技术合同(卖方广州且买方深圳)共972份,成交额138.17亿元,同比增长6.45倍;技术交易额116.46亿元,同比增长5.58倍。未来,广深科技部门将建立两地科技企业项目与创投机构信息对接共享机制,进一步推动成果跨地区转化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

高起点建设3000亩电子集成系统产业基地

10月22日,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加快联合培育智能网联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上达成了合作协议。日前,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外公布了《广州市促进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高起点建设3000亩智能网联汽车电子集成系统产业综合基地的目标。

根据协议,双方将通过持续共同培育和孵化,计划到2025年,广州和深圳两市建立建成较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体系、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打造全球较有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供应体系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杨耀烨 摄


记者了解到,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内网、车外网、车际网的无缝链接,具备信息共享、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化决策、自动化协同等控制功能,与智能公路和辅助设施组成的智能出行系统,可实现“高效、安全、舒适、节能”行驶的新一代汽车。

在今年8月举办的第三届全球智能汽车前沿峰会上,记者看见,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exi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与市民见面,吸引了众多街坊试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无人驾驶出租车正在改变广州人的出行,黄埔区144平方公里运营区域内,街坊可以预约到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exi,在区内的约定点上下车。

无人驾驶出租车内,有安全员负责监控情况。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高鹤涛 摄


未来这样的车辆或许更多,根据《广州市促进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广州正加紧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包括加快建设5G车联网体系。而两地的合作无疑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莫大的空间。《广州市促进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透露,广州将高起点建设3000亩智能网联汽车电子集成系统产业综合基地。大力引进智能网联汽车电子集成系统企业以及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重点推动广州市整车关键零部件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电子集成系统产业突破。

智能装备产业:

共同打造广深佛莞产业集群

10月22日,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签署智能装备产业战略合作协议。两地将以共建国家智能装备产业集群为契机,着力优化提升两市智能装备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两市智能装备产业合作共赢,进而共同推动两市先进制造业跨越发展。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杨耀烨 摄


根据协议,广深两地将在4个方面进行合作。首先是协同推进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和共同推进广东省“双十”产业集群建设。其次是联合搭建广深智能装备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再次,将建立健全广深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推进机制。最后,探索推动广深两地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共建。

其实,广州深圳有关智能装备产业的合作早已经开展。今年8月8日,由广州市政府支持,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的2020中国(广州)国际机器人、智能装备及制造技术展览会上,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表示,今年广州市正式牵头携手深圳、佛山、东莞共同打造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并已成功入围工信部认定的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竞赛初赛。

生物医药产业:

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生态圈

日前,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署了生物医药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双方共同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互通共享,共同建设校院企地科研成果转化合作平台,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依托双方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机构等公共服务平台,共享双城丰富医疗资源,将推进生物医药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推动大湾区生物科技创新一体化,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杨耀烨 摄


在合力促进产业创新环境建设方面,双方将携手港澳融入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共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对接“一核多中心”产业园区,集聚产业链资源;加强国家基因库、人类细胞谱系、干细胞资源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资源的合作对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安全创新研究院、纳米生物安全中心、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开展产学研对接,着力推动双方生物岛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及其他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载体合作。

在合力共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方面,双方将加强生物医药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共同突破关键技术,如支持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国际前沿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建设,支持和推动双方符合条件的生物医药企业到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推动药检机构加强合作,支持建设中医药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合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疫苗产业基地建设,支持中新知识城、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共同打造国家生物安全与健康示范区,共同推进生物安全产业体系建设。

基础设施:

共建国际航空和国际海港枢纽

10月22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署了基础设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据了解,目前广深港高铁实现广深30分钟互达,广深之间已建成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等公路通道和广深铁路、广深港高铁、穗莞深城际等铁路通道。

深圳滨海大道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偲 摄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两市发展改革部门将牵头,会同交通(含港务)、工信、水务、能源等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形成畅通的业务联系渠道。双方不定期将重大项目、投资意向等及时向对方通报。

在共建国际航空枢纽方面,双方将加快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开通连接广深机场的城际铁路,共同研究谋划高速直联通道;共建航空应急保障联运体系;共建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和深圳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和综合交通中心外观效果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丽莉 通讯员粤机宣 摄


在共建国际海港枢纽方面,以广州港、深圳港为龙头,双方将共建大湾区国际航运中心;支持两地港航企业深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共同开展广深港口出海航道及跨江通道的通航能力前瞻性研究;建立统一高效的珠江口航道调度协调机制;构建航运服务共享平台。

在打造“半小时交通圈”方面,将推动穗莞深城际、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等在建重大项目建设,共同推进广州至深圳高速铁路新通道、深莞增城际、广深高速磁悬浮、中南虎城际(赣深高铁南沙支线)等项目加快规划建设;支持推进大湾区城际与地铁一体化运营。

广州动车段夜景,在全国各地行驶的高铁动车到广州南站后会在这里检修清洁。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苏俊杰 摄


在共建国家级物流枢纽方面,双方将聚焦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共同完善大湾区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布局;依托铁路枢纽共建中欧(中亚)、南亚通道物流集结中心;推进南沙、大田、盐田、平湖等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共同推动建立海铁、公铁等多式联运标准和机制;优化应急物资设施布局,建立跨市域应急物资协同调度网络和响应机制。

在加快新基建合作方面,双方将联合打造世界级5G产业创新高地和融合应用示范区,共同促进5G+智能网联、5G+4K/8K超高清视频、5G+工业互联网、5G+智能制造等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动广深两市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有序推进市政、交通、能源等领域智能化升级,建设智慧基础设施体系。

营商环境:

推进广深政务服务“跨城通办”

10月22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署了优化营商环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将广深地区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双子城。

记者了解到,广州实现营商环境改革“三级跳”,着力打造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市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12.3%,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新兴产业实有市场主体分别增长24.9%、15%、20.6%。

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心是全国首家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心,创建只是产权服务机构+金融服务超市的运营模式。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廖雪明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由双方发展改革部门组成优化营商环境联合工作组,研究重大合作事项,统筹推进有关合作任务。同时,由两市对口部门建立经常性沟通协调机制。

在共同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方面,双方将加快实现竞争性环节市场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电力、油气、铁路、邮政等自然垄断领域;进一步放宽广深两地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限制;推动两市电子证照互认;深化通关一体化改革;优化两地口岸通关效率。

在共同营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方面,推进广深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快信息平台对接及广深政务信息共享;两市相关部门合作共推“秒批”服务。加强两市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城市规划管理、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合作交流。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王维宣 摄


在共同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方面,双方将增强两市法律服务深度融合,推进行政执法协作,推广“互联网+仲裁、互联网+公证、互联网+司法鉴定、互联网+调解、互联网+法律援助”等服务;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推进知识产权跨区域联合执法;落实《广深知识产权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联盟合作备忘录》,共同构建广深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在共同营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方面,以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平等协商、互利共赢为原则,推进两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探索建立两市信用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互通。

在共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方面,两座城市将加强改革制度集成创新合作,聚焦转变政府职能,围绕制度创新,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国际通行经贸规则衔接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复制推广两市营商环境改革试点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营造市场统一开放、规则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自贸区:

尽快建立战略合作统筹协调机制

10月22日,广州市商务局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对此,广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进行解读。

据了解,协议的出台,将进一步深化广州与深圳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方面的合作,以制度创新共建共享共创为核心,实现区域协同联动发展。

按照协议部署,广州与深圳将通过协同改革、协同创新、协同开放,建立健全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协同发展推进机制和保障体系,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伟浓 摄


从合作内容来看,协议从制度创新、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粤港澳及国际合作、产业联动四个方面提出了12项具体合作,其中包括共同推进制度创新共享共建共创、协同争取更大改革自主权、协同提升区域跨境贸易能级、充分发挥前海综保区、南沙综保区等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方面的优势,培育和壮大贸易新模式、新业态、携手港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同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及服务实体经济、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多式联运合作、共同推进大湾区邮轮游艇行业发展等。

深圳前海自贸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廖雪明


双方将按协议安排尽快建立两地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战略合作统筹协调机制,实行由双方领导参与、各有关部门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组织会议,推动两地重大规划编制、重大体制制度创新、重大政策争取、重大平台建设、重大项目引进的信息互通和统筹协调。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方晴 刘幸 张姝泓 申卉 赵方圆 通讯员 穗发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叶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