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乎生命意义的党课:“生命接力先锋队”首次进高校
语音播报


10月11日上午,一堂关乎生命意义的党课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开讲。主讲人是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他讲述了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传统文化支撑,并呼吁青年大学生宣传支持器官捐献志愿工作,一起传递爱与希望。

讲台之下,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校党委书记周云等学校党政班子成员,中大新华师生、党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等共计3000余人认真聆听了这堂讲座。

据悉,“生命接力先锋队”走进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主题党日活动由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联合支部(以下简称“联合党支部”)、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委员会承办。活动中,联合党支部组成的“生命接力先锋队”走进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网与该校完成了“施予受”平台对接,该学校也成为“生命接力先锋队”走进的全国第一家高校。

广东一直是我国器官捐献的先行军

据了解,自2015年1月1日起,公民志愿捐献成为我国器官移植唯一合法来源。该规定实施的第一年,我国就实现了2775例公民身后器官捐献,此后每年平均增长20%左右,到2018年达6302例。  

“器官移植不仅仅是一项国家的医疗服务,更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是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象征。”在《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的主题讲座中,黄洁夫回顾了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他表示,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在国家卫健委指导下,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锐意进取,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器官移植第二大国,相信三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器官移植第一大国。

“广东一直是我国器官捐献的先行军,连续9年为全国器官捐献第一大省。”黄洁夫说。

今年74岁的黄洁夫仍在身体力行,奔走在宣传推动器官捐献事业发展的一线。他表示,根据一次针对2400多名大学生的第三方测评,75%的青年大学生都理解支持,也愿意参与器官捐献事业。

据悉,“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网于2014年3月21日正式上线,是中国第一家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网站。在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指导下,2016年10月25日,该平台正式交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管理,旨在向全社会宣传器官捐献的理念,唤起公民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认知,提高公民志愿器官捐献的意识。截至目前,“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网志愿登记已达145万人次。

现场大学生线上登记器官捐献志愿

活动中,“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网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完成了“施予受”平台对接。现场还举行了“生命接力先锋队”授旗仪式。

该校学生代表孙大荣同学发言,向与会的全体人员发出了倡议,号召大家倡导文明新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大爱奉献精神,普及推广器官捐献的理念和知识,做好人文关怀服务,共同推动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活动最后,与会大学生、党员代表纷纷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通过“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加入捐献志愿者的爱心行列中。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表示,学校将凝聚更多力量转变传统观念,关心支持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传递人间大爱、促进社会进步文明。把这一充满爱心的实践活动组织好、实施好,让中大新华的新时代青年都能成为既有远大志向又兼具爱国为民崇高精神的合格人才。

据悉,“生命接力先锋队”是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联合党支部于2020年7月1日正式创立的党建品牌。联合党支部创新业务活动方式,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鼓励党员、干部去世后捐献器官或遗体”,推动党员自愿带头成为支持器官捐献的志愿者,移风易俗,先锋引领,凝心聚力,共同发展。

登记,仅是一种支持态度的表达

器官移植是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病人的唯一手段,而器官移植手术的前提是必须有捐献器官。所以,器官捐献是大爱奉献精神,是慈悲救人善举,是一种生命的接力。

据了解,登记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仅为个人自愿表达捐献意愿,是对器官捐献理念的认同,是一种支持态度的表达。公民个人自己可以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或“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网”实现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真正完成器官捐献需要符合以下条件:严格死亡判定;临床医学评估;直系亲属签字;第三方的见证。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肖桂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李波 肖桂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李波 肖桂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林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