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古往今来,中秋节最是能勾起人们的情思,它也是文人雅士赋诗咏词的大好时机。
一轮皎月高高挂,在这个传统的中国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猜灯谜,享受阖家团聚的幸福时光。古人有在中秋节玩“花灯”的习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灯笼,或清新淡雅,或流光溢彩,每当夜幕降临后,它总是能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越秀区光孝路宁家里21号之1,有一间面积不大的店铺——“天就行”。每每在中秋节来临前的一个月内,这里总会提前挂出形状各异的灯笼。金鱼、杨桃、莲花、蝴蝶、汽车、八爪鱼......70多种款式,上百只灯笼,常常吸引路过的市民或在外的游客专程赶来“打卡”和购买。这里的灯笼除了类型丰富,更值得一提的是它们全为纯手工制作,细致的做工与手艺的传承,让其成为老广们的情怀所在。
“我从小就是在灯笼堆里长大的”
“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在做灯笼”
灯笼店老板彭少英回忆起童年时,笑着称自己是“在灯笼堆里长大的孩子”。她的爸爸曾经在十三行经营了一家店铺,自己制作手工灯笼进行售卖。彭少英坦言,由于过去那个年代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所以她放学后只能待在店铺里,看着爸爸做灯笼。正因为在这种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彭少英跟着爸爸学习手艺,“小的时候对这些手工艺品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也能够一直坚持到现在。”1995年,彭少英来到光孝路开了这家“天就行”,后一直至今,25年风雨不改。
彭少英与其坚守了25年的天就行。
用彭少英自己的话来说,她“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在做灯笼”。每年中秋节所在的那个月份,店铺会将灯笼挂出来,而在其他的时间里,市民也可到店购买或订货。
“有时候是公司开业需要,有时候是市民个人订购,所以几乎每一天我都会做灯笼。”别看这灯笼简单,但所需的步骤工艺却不容得马虎。如果是小型的、简单的灯笼,需要2、3个小时制作;而如果是大型的、复杂的灯笼则耗费一天时间不止。
彭少英将制作好的灯笼挂起。彭少英表示,即使是最简单的灯笼,也需2-3小时制作,每一个灯笼她都看作是自己的心血。
首先是构思和选料。当顾客提出需求后,制作者要在脑中有一个大概的框架。这个物品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可以怎么进行设计和装饰?当构思成型后可以挑选适用的布料制作。
据介绍,目前常用的布料有通花纸、圆点布、星星布、烫金布、马拉纸、玻璃纸、丝绸布等。“如果是做较传统的形状,如莲花、杨桃灯笼,常用丝绸布、玻璃纸等;而如果想要取得闪亮缤纷的效果,可以选用圆点布、星星布等。”彭少英介绍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料。
然后是扎架。即将铁丝扎成灯笼大概的形状框架,这是制作过程最复杂的一个步骤。彭少英介绍大约10多年前,制作灯笼时还是采用竹篾,“用竹篾要耗费的精力就更多了,因为削竹很麻烦,而且它容易断。”后为了制作的质量和美观,故采用铁丝。
其次是裁布和粘贴。此步骤需将布料按照灯笼的形状大小裁剪,并将其粘贴在铁丝架上,这个步骤后灯笼基本成型。
彭少英对制作中的灯笼进行裁布和粘贴。此步骤需将布料按照灯笼的形状大小裁剪,并将其粘贴在铁丝架上,这个步骤后灯笼基本成型。
最后进行修边。手艺人需要对细节进行修整,如布料是否贴合,装饰裁剪是否有瑕疵等,以期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开业难,只有坚持才能将手艺传承
守业更难,只有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
从1995年开业到现在,彭少英坦言这一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起初,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这里还有一家做手工灯笼的店铺,只有一些老广熟客进行帮衬。然而,这些困难没有让彭少英打“退堂鼓”,“如果我不做了,爸爸做灯笼的手艺就没办法传承下来。”因为秉持着一份对手艺的热爱,她依旧坚持每天做灯笼。慢慢地,越来越多人知道“天就行”,越来越多的人前去光顾。随着现代网络讯息媒介的发达,很多市民通过朋友圈、微博等方式,了解到越秀老城区还有这样一家传统手工艺店,纷纷前来拍照“打卡”。
据彭少英介绍,在最初的十余年时间里,顾客以老广居多,而近几年,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带着孩子前来购买灯笼。
除老顾客以外,天就行的灯笼也得到不少小朋友的垂青。
时代在进步,彭少英的灯笼店也在与时俱进。“现代社会发展这么快,大众的喜好也常常变化,如果不创新,很难生存下来。”
前文提到的用铁丝代替竹篾扎框架,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用铁丝制作的灯笼更加精细和美观。除此之外,彭少英在灯笼的款式上也进行了创新。过去,人们常选择的灯笼为莲花、杨桃、金鱼、兔子等传统形状,而随着近几年受众的变化,彭少英又精心制作了蝴蝶、蜜蜂、猫头鹰、大象、汽车、飞机、hello kitty等年轻人、小孩子会喜欢的灯笼。前几年“小猪佩奇”走红时,店方也推出了“小猪佩奇”的灯笼,深受市民的喜爱。
天就行里凯蒂猫造型的灯笼。
天就行里托马斯火车造型的灯笼。除了传统造型的灯笼外,彭少英根据顾客的需求,不断创新灯笼的造型。
记者在走访现场的过程中,见到有不少市民前来购买。他们有的是偶然路过见到的,也有的是特意赶来的。
市民张女士带着孩子前来,小朋友在品种繁多的灯笼前精心挑选。“妈妈,是飞机的好看,还是汽车的好看呢?”诸如此类的对话,彭少英每天都会听到。记者也了解到,店里的灯笼根据尺寸规格和形状做工,价格从20元到400元不等。随着近年来被越来越多人熟知,灯笼店的营业额每年都会比过去一年递增20%。
谈情怀,“粉丝”的支持是坚持下去的动力
谈发展,传统的手艺必须传承
守业25年,彭少英坦言让自己坚持的原因在于一种情怀。
“其实,这种情怀包含的东西还是挺多的。”她告诉记者,一是出于对父亲的情感,“从小爸爸就教我做灯笼,这其中存放了很多我和他的记忆。爸爸走后,我想继续坚持也是对他的一种纪念。”
坚持守业25年,彭少英坦言是因为过世父亲从小教她做灯笼的这份情怀。
而对于传统手艺的传承和发展,也是让彭少英没有放弃的重要原因。“我接触灯笼有40多年时间了,从孩童到成家一直与灯笼为伴,逐渐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所以不想让这种手艺断掉。”
最让她感动的,还是街坊们的支持。很多熟客,每年都会特意来到“天就行”购买灯笼,他们有的甚至要坐上一个多小时的车。“熟客来到都会和我唠家常,提前说声节日快乐。还有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今天特意过来,就多挑选几个心仪的灯笼。”彭少英说看着家长孩子们一起挑选灯笼的画面,总觉得温馨和感动。家住在荔湾区的梁姨已经90多岁高龄了,她可谓是“天就行”的“忠实粉丝”。“梁姨从过去的买灯笼给孙子,再到后来买灯笼给曾孙,她几乎年年都会特意过来,真的让我很感动。”
正在制作灯笼的彭少英。
纯手工制作灯笼的这门手艺,该如何传承呢?
记者在店铺见到了彭少英的儿子梁志康,他1995年出生,今年25岁。坐在一张小板凳上,梁志康仔细地修边,用胶水将布料粘贴好。和妈妈一样,他也是在店铺里长大的孩子,因此学会了这门手艺,细心的他还经常得到母亲的夸奖。目前,梁志康有自己的工作,但也会在休息空余的时间到店或帮忙制作灯笼。“这门手艺是需要传承的,如果我不坚持下去,就越来越少人懂得制作方法。”梁志康表示虽然有自己的事业工作,但也会将这门手艺继承发展下去。
彭少英与儿子梁志康。
虽然儿子梁志康嘴里常说不愿意继承天就行,但下班或休息时儿子却经常在店铺为母亲制作灯笼,让彭少英倍感欣慰。
彭少英的姐姐和侄子都在店铺帮忙,是名副其实的“家族生意”。她的侄子告诉记者,自己帮忙有3、4年的时间,看着越来越多人了解手工灯笼制作技艺,感到特别欣慰。市民吴女士认为,能够坚持纯手工制作灯笼20多年并不容易,特别是还进行了创新发展,“这些传统的手工艺需要让更多人知道,不仅是对技艺的传承,更是对其中包含文化的认同与坚守。”
彭少英(左二)与姐姐(左一)、儿子(左三)、侄子(左四)在天就行前合影。
信息时报记者 黄丽霞
摄影记者 胡瀛斌
编辑:Mi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