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抒我读”投稿|与其为孩子铺好路,不如让孩子学会如何走好路
语音播报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的每一天都要受到父母的严格安排和设计。放学后,不再能自由玩耍,要参加各种补习班以及其他有人组织并监管的活动,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超过其他孩子。生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却惯于在社交媒体构筑的虚拟世界里寻找意见的共鸣,面对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他们往往用举报的方式来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美国青少年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比例大幅激增,自杀率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

《娇惯的心灵》一书向读者们展示了“钢铁”是怎么没能炼成的美国故事,但书中描述的场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并不鲜见。从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以来,我发现心理焦虑已经成为青年群体(该群体的年龄范围为14—35周岁)寻求心理服务的首要原因。致电广州12355寻求热线辅导的青年有近半数在通话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情绪情感问题,比如:因教育、学习问题引发亲子关系疏离、夫妻矛盾甚至造成家校对抗的青年父母;因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导致无法融入集体,只能“一言不合”就跳槽的职场青年;当然也不乏部分已在专科医院确诊罹患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的年轻人。

但从本质上来说,焦虑并不是完全负面的。很多人都有过焦虑情绪,事过境迁、焦虑就可能解除。但也有些人会不明原因地长期焦虑,或者处于焦虑状态而不自知,以致出现坐卧不宁、惶惶不安等症状。这种异常焦虑长期得不到纾解,则可能发展成为精神疾病。

排除器质性病变,一个人缺乏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大部分原因还是在于生活环境和接受的教育出现了问题。部分家长、部分机构把孩子的成长过程量化为具体指标,却缺乏儿童视角和换位思考,缺乏对孩子个性的认识和接纳,缺乏陪伴孩子成长的耐心和爱心。家长在教育问题上的功利心态和焦虑情绪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性格塑造。在12355的日常热线辅导中,很多家长说得出孩子几岁认识了多少个字,会背多少首诗,能从几数到几,但却死活说不出孩子的优点、爱好和特长。那些沉浸在“我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式的自我感动中的家长,看不到孩子为了配合自己的期望付出了多少努力;深信物质激励和“等价交换”能够高效催动孩子的家长,一开始或许能节约出很多口舌沟通的成本,但终有一天要直面“你先让我玩两个小时游戏我才写作业”之类的困境;而包办了孩子从起床睁眼到洗澡睡下一应事务的家长,往往换不回一个争分夺秒热爱学习的“学霸”,相反,大概率上只能得到一名缺乏内驱力和抗挫能力的“巨婴”。

正如《娇惯的心灵》向我们展示的那样,与其为孩子铺好路,不如让孩子学会如何走好路。有些善意的保护可能会适得其反,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反而会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脆弱的一代。家长要学习不把焦虑转嫁给孩子,不把“家”变成一个持续给孩子带来伤害的地方。在教育问题上,父母和教育管理者需要思考各自的责任,也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需要怎样的改变,并努力促成好的改变。



作者:续静(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 )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孙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