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真意——郭绍纲从艺七十周年作品展
语音播报


展览海报



前 言


  我们回顾20世纪中国美术史,会有一种鲜明的观感,在西画引进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有两条重要的道路,其一是取法西欧从古典主义艺术到现代派艺术,其二是学习苏联从巡回画派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 在不同年代、不同道路上,均涌现了诸多成就斐然、影响深远的艺术家,郭绍纲教授无疑是后者的杰出代表人物。 郭绍纲教授以个人的天资禀赋,锲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向苏联美术学习的历史潮流中。 1955年,任教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的郭绍纲被国家选派为第三批美术家赴苏联留学,入读著名美术学府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尤·涅普林采夫画室。 在长达五年的留学生涯中,他笔耕不辍,深入钻研苏联历代名家艺术,由苏联而上溯欧洲传统绘画,深刻领悟了油画艺术与素描创作的精粹。 学成归国后,他无私地将历年创作包含油画、素描在内的多达 390 余件作品捐赠给学院。 在难以获取西方艺术原作观摩研究的年代,他的作品持续哺育、激励着一届又一届的广美学子,成为广州美术学院油画艺术和基础教育领域不可替代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资产。 郭绍纲教授在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这两大领域,均取得了杰出成就,获得广东省文艺终身成就奖。 他的油画艺术秉承了欧洲的油画传统,以现实主义视角描绘平凡人物、事物,笔法遒劲简括,色调纯朴而丰富;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将源于苏联的油画艺术转化为自身的艺术语言与风格,为油画民族化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 晚年旅居海外,仍笔耕不辍,借镜北美的现代油画而呈现返璞归真的效果。 其素描源于苏联全因素素描,致广大而尽精微,生动地展现了所描绘人物的精神状态与内心思想。 郭绍纲教授除了对西画有着深入的研究外,对中国传统书法亦颇有心得,出《灵飞经》、柳公权书法而成自家朴茂风貌。 郭绍纲教授是广州美术学院创建历程的重要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历任学院油 画系副主任及美术教育系首任主任、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务,主持和参与了广州美术学院早期基础教育体系的建构、美术教育专业的创办和“产、学、研”教学体系的建构,为学院乃至广东的美术创作与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广州美术学院深厚历史的积淀和学术人文氛围的养成,正得益于诸如郭绍纲教授那 样的广美人无私的奉献,兢兢业业,作育人才。 今天,我们举办郭绍纲教授从艺七十周年作品展,回顾他的艺术创作心路历程,为学院以高起点、新作为推进人才培养和科研创作积累经验并提供借鉴。
李劲堃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



大道真意 —— 郭绍纲从艺七十周年回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71年,我们是时候全面审视构成新中国美术的重要线索和脉络了。而这些线索可以从一个个重要案例和种种现象中去寻找,并从深层次的内在关系上勾连起来。在这当中,有一批艺术家,他们的从艺历程正好与新中国同行,新中国的重要进程在他们身上都得到突出的反映,而他们也以其加倍的努力和独特的创造构成新中国美术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毫无疑问,郭绍纲先生就是这批艺术家中的杰出一员。 郭绍纲早年在天津求学期间受王雪楼、胡定九两位先生的鼓励而喜爱上美术,1949年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后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受教于徐悲鸿、李可染、吴作人、萧淑芳等先生。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并任教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前身)。1955年由国家选派赴苏联列宾美术学院留学,先后师从于帕·乌加洛夫、彼·弗明、尤·涅普林采夫等教授。在苏联,他接受了严格的学院基本功训练,并遍览苏联重要博物馆的欧洲和俄国绘画精品。1960年,他学成归国,继续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 这一段经历可以说奠定了郭绍纲艺术倾向和思想主张的底色。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期间,他就深受写实主义的影响,并明确接受了“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的观点。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因为整个国家政治形势的影响,美术上亦呈现出向苏联学习,以苏联美术系统为依据的倾向。除了赴苏联学习,还邀请苏联专家来华办班。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就是著名的例子。在这种时代氛围当中,郭绍纲对于苏联美术的学习应该是系统而全面的。从他5年扎实学习所留下来的重要素描和油画作品就不难看出这一点。那一张张比例匀称、造型准确、明暗层次分明的裸体或着衣模特素描,那一幅幅形色精妙、笔触有力、个性鲜明的油画肖像,无不让我们为之叹服。他的《戴红帽的女青年像》就因为人物形象的特征、姿态以及色彩笔调的精到把握而广受称道。但是,我们也看到,这套训练方法不是让其服膺于某一派别,而是培养了他观察、理解和表现事物的整体能力。 除了基本功方面的训练,在这一阶段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郭绍纲的艺术思想主张的塑造。在中央美术学院时,他就和师生一道学习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因此,艺术如何走进生活,为社会大众服务是他最为关心的问题。他不断地下乡体验生活,在苏联时也不忘接触当地的工农兵生活,因此,回国以后,他很自然地就能够和国内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艺术表达衔接起来。他描绘了工人、农民、渔民、士兵、教师等各行各业的人物头像,这些肖像作品除了造型一如既往地扎实准确,还体现出质朴清新的本土面貌。也就是说,因为表达对象的转变,他非常顺理成章地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也因为他对人民生活的长期关注,这一过程显得波澜不惊。并且,他的作品还与广东阳光充沛、色彩丰富的地域面貌结合起来,他的人物和风景都显得灿烂和多彩,一派浓郁的南方气息。总体上,郭绍纲的主题创作作品并不多,但是关于领袖、关于英雄,他也产生了像《毛主席在陕北》《焦裕禄在群众中》《雄关漫道》等重要作品,而他最多的则是对于普通群众的描绘,大众的形象和日常生活是他一直的创作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卸任领导职务以后,他的作品类型越来越多,画法上也越来越轻松。人物画方面,除了各行业的大众,还有周围朋友以及伟人、名人等;花卉和风景的作品日趋增多,并形成了色彩绚丽而又富有意趣的独特面貌。1990年创作的《牡丹盛开》就是这方面的佳作,取景虽朴实平常,却赋色雅致、用笔疏朗,蕴含着隽永的意味。值得一说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艺术思潮风云变幻的时代,在多元的艺术潮流之中,郭绍纲始终选择的是现实主义的道路。90年代末,他随子女往来于温哥华和广州,异域的风光拓展了他表达的视野,他在用笔用色等方面也在发生变化,但是,他并不为一些新的前卫思潮所动,而是坚持自己对于艺术的看法。这种看法并不归于哪一家哪一派,而是他所追寻的艺术的“真意”。他经常引用鲁迅在《作文秘诀》中说过的话:“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同时,构成他的艺术思想资源的,除了写实主义的西画传统,还包括广泛的中外传统文化的涉猎,尤其是中国书法的影响。这样一位伴随新中国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多种因素铸就了他既具有现实感又不乏传统渊源的艺术面貌,他的选择也促使今天的我们思考,现实主义在中国美术谱系当中的位置和演化关系。 作为一名知名的油画家,郭绍纲却指出他的主业是美术教育。的确,他在美术教育事业上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自20世纪60年代初起,他就承担了大量绘画基础课,尤其是素描课,除了学校的课程,他还从初中时代起便积极地参与工农美术组的辅导工作。他还将自己的创作与教学实践总结成书,出版了多部关于油画、素描等方面的著述,以满足更广泛的美术学习者的诉求。改革开放之初,他受学校领导委托组建广州美术学院师范系(即现在的美术教育学院),培养美术教育人才。他曾任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学院副院长、院长,对整个美术学院的学科发展和教育导向都有着自己的思考,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尤为让人敬佩的是,他还出于惠及广大师生、服务教学和美育的目的,将自己留学苏联和回国后的300多件重要作品捐赠给学校美术馆收藏。他不遗余力地呼吁国家重视艺术教育,以全面提升人的素质。而他对艺术的主张也贯穿在他的艺术教育事业当中。 在当下,我们的艺术创作和教育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里,我们汇集一位拥有70年从艺经历的重要艺术家的作品,回顾他从事创作和教育的心路历程,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清晰地认识我们的思想来路和传承关系,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希望在前辈们建立的基础上获得新的拓展。从这个意义上看,郭绍纲所追寻的艺术的真意以及努力推进的艺术道路是能够给予我们诸多思考的。   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



画家介绍:

郭绍纲,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美术教育系主任、副院长,院长;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教委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曾获俄罗斯政府文化部普希金奖章。




白牡丹园, 61cm×92cm ,布面油画, 2000年





校园景色, 41.5×53.5cm ,麻布油彩 ,1999 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牡丹盛开, 65×50cm ,布面油彩 ,1990年,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基利洛夫教堂, 17.5×12.6cm, 纸板油彩 ,1958 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高炉晨貌 ,54×39cm ,纸板油彩, 1972年,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雄关漫道 ,273×196cm,油画 ,1972年 ,广东美术馆藏



音乐爱好者群像 ,133×100cm ,布面油彩 ,1960 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出诊, 99cm×168.4cm, 布面油画 ,1976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戴红帽的女青年像, 91×66cm, 布面油彩, 1960年,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广钢女工 ,36.5×51.5cm ,油画,1962年,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戴珍珠的妇女 ,70×50cm ,布面油彩 ,1959 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总理和画家,75×55cm,粉彩,1981年,广东美术馆藏



白须老人 ,44×34.5cm, 布面油彩, 1957年,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黄衣少女, 98.5×67cm, 布面油彩, 1957年,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一立、一坐的女人, 80×60cm ,碳棒画 ,1960 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背手而坐的男裸体, 77×56cm ,木炭、水墨画, 1958 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侧面坐着的女人, 81×58cm ,木炭画 ,1959 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老人和青年, 85×61cm ,碳棒画 ,1960 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梁嘉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