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機遇在眼前,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只需「邁開腿」
语音播报




一個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城市群正冉冉升起,粵港澳青年在大灣區的創新發展將有哪些機遇? 9月24日,首期「粵港澳科技合作論壇」在廣州成功舉辦,粵港澳三地的高校、科研機構、孵化、投融資等機構的嘉賓代表以及創業青年代表參會,為粵港澳青創事業的推進建言獻策。

該論壇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廳指導,廣東省科技合作研究促進中心、廣東科學中心、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聯合主辦。

     圖源:新華網


去年全省科研資金過境撥付至港澳超過1億元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勞幟紅用一組數據說明港澳青年來粵創新創業的熱情。截至2019年,全省粵港澳科技企業孵化載體共134家,孵化了1046個港澳創業團隊和企業,其中在孵香港創業企業553家,創業團隊325個,澳門創業企業123家,創業團隊45個,為2019位香港青年和293位澳門青年提供孵化服務。

實際上,粵港澳在科技領域的合作發展已深入到方方面面。例如,在2019年省科技廳積極與省財政廳制定了《港澳高等院校和科研結構參與廣東財政科技計劃若干規定》,率先突破支持港澳機構申報廣東省財政科技計劃項目。2019年7月,廣東省成功將首筆對香港高校的科研資助經費跨境撥付,同年全省,既包括省本級、廣州、深圳市各級財政科研資金過境撥付至港澳項目承擔單位超過1億元。

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建設方面,截至2020年,全省首批10家實驗室布局已基本完成,6家在廣州市,2家在深圳市,東莞和汕頭各有1家,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7所香港高校參與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建設,參與港澳科研人員近100名。

2014年起實施的粵港科技創新聯合資助計劃,已支持項目174個,廣東省支持總金額達到了1.74億元。去年啟動的粵澳科技創新聯合資助計劃當年聯合立項14項,廣東省財政經費投入1400萬元,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資助1793.9萬澳門元。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黎旭陽 攝

灣區已為青年創業提供充足資金「彈藥」

在主題演講環節,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申明浩通過詳實的數據分析,指出了灣區發展的6個機遇,為粵港澳創業青年提供了發展建議。

第一個機遇是時空壓縮帶來跨境同城化的效應。第二個機遇是灣區具有超大市場規模,會帶來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根據我們統計,粵港澳大灣區的社會零售總額大概是3.5萬億元,大概等於北京 上海 重慶 天津,他們加在一起是3.8萬億元,去掉天津,它們是3.3萬億元。內需規模大,容易催生出更多的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

此外,灣區完整且在轉型升級的產業體系、大城市大港口連接世界的能力、通過新基建打造未來智慧灣區的競爭優勢和供給端的數字化加速,都為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打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

「灣區現在GDP總量和產業結構都非常具有競爭力。」清科集團管理合伙人、清科母基金管理合伙人符星華認為,關鍵在於創新創業青年能否在灣區各個地方找到適合自己的政策,適合自己產業鏈上下游的發展環節,適合的團隊開闢事業。

「灣區一共有1.3萬家投資機構,是中國最活躍的投資區域,為灣區青年的創業提供了非常好的資金『彈藥』。 青年人其實只要邁開腿,擼起袖子加油干就行了。」他鼓勵道。

廣州日報文字全媒體記者 方晴 

廣州日報視頻記者 王維宣

頭圖:廣州日報資料圖片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