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龙凤街改造72个垃圾投放点 街坊分类更积极
语音播报

扔完垃圾后,手不干净,没地方洗手。这是群众对垃圾分类“破袋投放”的困扰之一。广州市海珠区龙凤街对辖内住宅楼的垃圾分类投放点进行改造优化。每个投放点除了配置有垃圾桶、投放指引提示牌,还增设洗手台,遮雨棚等暖心设施,有效解决街坊垃圾破袋投放脏手,扔垃圾淋雨等困扰。目前,72个经改造优化的投放点已投入使用。

位于海珠区西部的龙凤街,属于老旧城区,辖内共有居民约43000户。自去年起,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各楼道楼层的垃圾桶早已完成撤桶,今年以来,主要通过改造优化分类收集点,提升硬件环境;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大宣传引导,营造垃圾分类氛围浓厚的软环境,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

住在龙凤街富力社区的李姨说,自从投放点安装了水龙头,解决脏手困扰,每天晚上她都跟邻居约好时间下楼扔垃圾、散步。

“靓仔,有分类吗?厨余垃圾放这边,其他垃圾放那边。这个饭盒是其他垃圾,要把吃剩的倒在厨余垃圾里,盒子放在其他垃圾里。”

邓女士是龙凤街革新社区的一名在职党员,她积极响应在职党员回社区服务号召,经常到社区参加站桶守点引导居民群众进行垃圾分类。几位跟她一样穿着“党员服务队”马甲的党员志愿者提醒厨余垃圾要破袋要放到绿色桶,其他垃圾放到灰色桶,并将偶尔错投到厨余垃圾的纸巾、小包装盒夹到灰色桶。

据介绍,龙凤街深化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回社区服务的在职党员、物管工作人员、志愿者、环卫工人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站桶”守点“手把手”引导分类投放;叩门走访“面对面”宣传分类类别、投放方式、解答群众疑惑。同时,定期在商业广场、地铁口开展宣传活动,以科普游戏、有奖问答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更为广泛普及分类知识。今年以来共组织约2200人次进行“站桶”,组织20场宣传活动,切实引领和带动更多群众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靖文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黄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