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学霸到牛津尖子,天河最美家庭有何教育“秘方”?
语音播报

长兴街有这样一个家庭令人羡慕,这就是历小艳家庭。历小艳的女儿2012年参加高考,当年以668分、广州市文科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2016年,取得清华大学法学院年级第一名的成绩,获法学院和经管学院双学位,并公派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2018年,在攻读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时又获得英国牛津大学罗德奖学金,于今年9月从牛津大学毕业。

由于家庭关系和谐,夫妻教育有方,历小艳家庭被评为天河最美家庭。

历小艳(左)一家

尊重孩子意见,找准孩子“独特的琴弦”

历小艳的女儿雅丽

这样的学霸是如何培养出来的?相信很多家庭都很好奇。历小艳说起了自己的心得。她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尊重孩子意见,帮助她达成愿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段精彩的话:‘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出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家长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得找准切入点,并在孩子年龄越小时就‘和声’悦耳越好。”

历小艳回忆称,小学一年级的一天,女儿雅丽回家跟父亲说“学校举行书法竞赛,老师要我们交作品,我想画幅画”。“好啊!老爸教你画一幅山水画。”大学里选修绘画的父亲很快拿出家里的美术书、调色盘和涂料,在绘画纸上示范着用铅笔一步一步的勾勒出山水轮廓,再用色料点染出一幅简单的山水画。

作品完成时,虽然雅丽衣服上都沾了颜料,但一家人都笑得很开心。在学校评奖时,作品获了奖,同学们都羡慕她,她也高兴了好久。后来,老师让她出班级黑板报,她又在父亲的指点下完成得很好,渐渐地成了班级活动的核心成员。

历小艳和女儿

阅读提升内在涵养 孩子初中读了234本课外书

历小艳介绍,也许是父亲当老师、受到家庭熏陶的原因,雅丽从小就热爱阅读,喜欢涉猎各类书籍,在书中寻找乐趣,想象古人红袖添香,畅想未来神奇变幻。父母平时工作忙,周末经常陪她到购书中心买书。一般她都是自己选自己爱看的。

同时,学校丰富的图书资源也成为了雅丽的“坚实后盾”。女儿有多爱看书?历小艳举例称,三年初中学习,父亲前前后后从89中图书馆借了234本书给她阅读。日积月累的阅读量,加上父亲让她悟透重写的体验内化写作技巧训练,雅丽文章写作也日益精进。

雅丽和爸爸

父母从不要求考试分数 自我养成积累错题习惯

很多人会认为,这么优秀的孩子培养出来,是不是父母对其的要求也高?其实不然。历小艳说,虽然雅丽自己一直把眼光锁定在班级第一,锐意进取,但身为父母,她和丈夫从不给女儿下达考试一定要打多少分的要求,只要雅丽努力学习就可。

每次考试后,雅丽会自己拿试卷回来,家长会对她有难度的题能做对大大表扬,对她做错了的题分析讲解,再出两道类似的题巩固落实知识点。慢慢地,雅丽养成了用一个专门的本子积累错题的习惯,过段时间再来回头做做错题,做到又快又对,切实落实知识点。

当孩子人生节点的引导师  笑看孩子雄鹰飞翔

著名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年轻时少不更事,这就需要家长的指点。

历小艳解释,这种指点,不是家长以自己的经验给孩子作出命令式的指导,这只会让孩子内心产生抵触,出现叛逆行动。而是对对于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节点进行指导。

比如过去,文理选科是孩子学业生涯中重要的一个节点,家长有必要对孩子进行综合评估后指导其选课,而不是跟风。高二选科时,同学们都认为雅丽会选理科,家长在进行全面评估后引导她选了文科,后来的发展证明家长的指导是正确的。也是这一文科选择成就了现在的雅丽。”

清华大学毕业时,一家三口合影。

历小艳说,女儿得到父母正确的引导,从小就刻苦学习,目标锁定在班级第一名,到家首先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接着阅读课外书籍,总是自觉学习到很晚。

考上清华大学以后,她积极参加科研课题,内化知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展视野;锐意进取,不懈努力,也因此,最终问鼎一流学府——牛津大学,并获得全球为数不多的罗德奖学金。

【记者 栀子】

【编辑 花开】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