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言快评 | 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科技突破
语音播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科技,国家强盛之基,民族复兴之本。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甚至前途和命运。为了从根本上提升综合国力,增强发展后劲与竞争实力,不少国家都不约而同地走上科技创新这条路,由此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科技创新竞赛。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创新正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之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2020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在全球131个经济体中,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榜单排第14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而该组织4月7日发表的新闻公报称,2019年中国成为该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创新指数和专利数量呈现上升态势,令人欣慰。截至目前,我国已在5G技术、量子计算、量子通讯、超导材料、特高压输电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了比较优势。

必须看到,与科技强国相比,我国仍然存在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发展水平还不算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相对偏低等问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上不去,发展就会受制于人、竞争就会处于下风。在科技创新议题中,原始性创新乃重中之重。如果说,科技成果转化是“从1到10”,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从10到100”,那么,原始创新就是“从0到1”。原始创新如此重要,必须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攻克“卡脖子”,实现弯道超车。粗略地看,“从0到1”是一个质变过程,其意义不仅体现在科技,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唯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拥有自己的“大国重器”,才不会被“卡脖子”,才能实现弯道超车。无可回避的是,我国一些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依靠进口——2019年10月,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尤其在智能终端处理器领域短板更明显。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集中火力攻克“卡脖子”难题,为当务之急。

着力“打地基”,构建四梁八柱。仔细探究,“从0到1”又是一个量变过程,从“0”开始,没有一点一滴的积累,就永远到不了“1”。可以说,关键核心技术不足,关键还是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成果不够丰硕。理论地基不牢,科技大厦便成了空中楼阁。揆诸现实,我国基础理论研究短板依然突出:基础学科仍然薄弱、重大原创成果缺乏、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尽合理、顶尖人才相对匮乏、评价制度亟待完善、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外部环境有待优化等。

抓住“牛鼻子”,力争抽丝剥茧。问题出在哪,就在哪里着力解决,原创能力提升方能行稳致远。以评价激励机制为例,因为基础理论研究周期长、不确定性大,可能几年、十几年都出不了显著成果,用短期的、刻板的绩效评估显然有削足适履之嫌,要有“放长线钓大鱼”的长远眼光。同时,要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别让项目申请、评审考核、申报评奖等烦心事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遥想当年,“两弹一星”功臣们突破“卡脖子”技术,取得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接力棒交到我们这代人手上,我们应该更有信心和实力跑好这一棒。


广州日报评论员 练洪洋

联系我们:lilunbu@gz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