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湾区“渔业王国”——广州市番禺区海鸥岛,正努力打造国家级名优渔业发展样板。这座位于珠江口的原生态江心岛也迎来新的使命,通过高科技渔业的“导入”,将撬动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的腾飞。
8月18日,广州日报记者获悉,番禺区正积极谋划,精心组织,全力实施创建番禺区名优现代渔业产业园(省级),引领带动现代农业加速提质增效。产业园建成后,力争在全产业园发展名优渔业产业面积6万亩以上,实现渔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
目前,该产业园已被纳入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批自筹资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总投资3.6亿元,现已落实项目32个,已开工项目17个,项目开工率约53%,完成产业园建设总进度的40%。
打造国家级名优渔业发展样板区
番禺地处珠江出海口,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水产养殖水域面积超过了6万亩,其中海鸥岛上有3万多亩。在渔业专家看来,大湾区以及广东渔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而番禺海鸥岛正是“渔业王国”的核心区。
记者了解到,番禺区名优现代渔业产业园核心区位于石楼镇海鸥岛,总面积34.6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养殖面积约3万亩)。产业园功能布局为“一心一轴五区”。“一心”指国家级现代渔业科技创新中心。“一轴”指渔耕水乡休闲景观轴。“五区”指:莲花山国家级中心渔港休闲渔业示范区、国家级名优种苗繁殖育种区、国家级渔业生态健康养殖区、现代化渔业加工流通区和产业融合发展区。
该产业园立足番禺区渔业产业发展优势基础,以延伸名优渔业产业链,提升其价值链为主攻点,以推动番禺现代渔业产业升级为主线,重点打造番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家级名优渔业发展样板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水产品集散中心”,显著提升渔业产业综合实力和地区影响力。
产业联动,探索渔业发展新模式
番禺区名优现代渔业产业园以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金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广东海兴农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为实施主体,积极巩固第一产业,补强第二产业,壮大第三产业,全面补齐渔业产业链短板,推动番禺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已落实并有序推进的重点项目主要包括海大集团工厂化育种、育苗车间建设项目、金洋公司520亩菜基鱼塘循环生态种养场的建设项目、阿村农业现代化工厂化养殖车间建设项目、观龙岛农业养殖鱼塘改造项目、广州金洋市场养殖有限公司水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基地项目等。
为使番禺名优渔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更加紧密,今年7月份成立了番禺区名优现代渔业产业化联合体,该联合体年产值可达53.8亿元,努力通过发挥海大集团、金洋水产养殖公司等企业的示范作用,加快构建集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突出特色,打造休闲渔业新标杆
今年4月,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落实省委省政府2020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培育发展观光牧场、休闲渔业等新业态,建设广州海鸥岛“渔业王国”。
为落实省、市的部署,番禺区积极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结合推进全域旅游的契机,制定莲花山国家级中心渔港休闲渔业综合体暨渔村振兴示范区建设规划方案,发展观光旅游、科普教育、民宿美食等休闲渔业业态,大力发展园区第三产业,探索“渔村占股、渔民参与、企业主导”的运营模式,强化莲花山中心渔港周边四个纯渔村贫困渔民的主人翁意识,利用多种联农带农机制,带动渔民致富,实现渔村振兴。
科技引领,开创现代农业新篇章
为高标准创建渔业产业园,番禺区引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麦康森教授,共同打造名优现代渔业产业园科技支撑平台。麦康森院士工作基地位于番禺区名优现代渔业产业园的核心区内,将重点打造现代水产养殖创新成果研发转化和辐射平台,形成高端种苗、功能饲料、智慧养殖的功能聚集区。
同时,麦康森院士还牵头联合林浩然、刘少军等渔业领域权威院士,以及8个联盟实施主体单位共同启动成立广州市番禺区国家级渔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该科技创新联盟,有利于通过高效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人才强的通道,加速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决策支撑。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肖桂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李波 肖桂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叶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