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2020年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在广东科学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全省21个代表队120多名选手经过连续两天的激烈角逐,最后广州代表队谢秋泓、符永浩、梁天,省气象局代表队雷蕾,省科学院代表队吴家昊获得大赛一等奖。
负压病房是什么?心脏的语言您懂吗?为什么研究植物?我们身边有啥核技术……在大赛舞台上,选手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融合多媒体形式和实物道具,将一个个深奥的科学知识或科学原理诠释的生动有趣。从洪涝灾害到火星探索,从中药的煎煮误区到5G、AI和无人机,从唐代防疫神器——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到现代的战疫“利剑”——大数据,古今中外、上天入地、小到生活常识,大到宇宙奥秘,选手们的讲解选题涵盖人工智能、医疗健康、航天航空、天文地理、生物技术等各个领域,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知识盛宴。
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是该省目前范围最大、水平最高、代表性最强的科普讲解比赛。大赛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总工会、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协办,广东科学中心承办。
据介绍,本次大赛吸引了中科院广州分院、省科学院、省气象局3个省直单位以及广州、深圳、珠海、汕头等18个地市踊跃组队推荐121选手报名参赛。连日来,赛事通过虎牙、腾讯、触电新闻等平台展示直播,截至8月7日,大赛网站访问量超过220万,投票次数超过38万,投票人数超过23万,网络直播观看人数累计超过82万人次。
“一个国家的素质很大程度体现在科学素质上。科普要普及的不仅仅是科学本身,还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杜如虚是大赛评委之一。他点赞道,本次总决赛的选手选手综合素质和水平都非常高。既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也有来自高新企业的,“让科技工作者走出来做科普,非常有意义。”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方晴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王维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王维宣 方晴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凤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