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抒我读”投稿|风起苗寨,梦圆小康
语音播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最近,我仔细阅读了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牵头、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外事处撰写的《一个都不能少:中国扶贫故事》,全书选取了22个各具特色的扶贫故事,全面展现了中国特色扶贫的实践经验,让人充分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的决心与魄力。

风起苗寨,打开脱贫攻坚新局面。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不仅因为此地是精准扶贫的“首倡之地”,也被苗寨的自然好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所吸引。与风光旖旎的自然环境相伴的,往往是地少人多、交通不便、产业不发达的客观环境,这成为了制约十八洞村发展的主要因素。

十八洞村的脱贫攻坚战役,让更多的人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施成富则是典型的例子。81岁的施成富家庭处在贫困线边缘,2014年经扶贫工作队帮扶,重新修缮了一百多年的木头老房子,完善配套设施。短短三个月时间,寨中第一家农家乐便对外营业,生意好的时候有五六千元收入。

这仅仅只是苗寨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经过精准扶贫和自身努力后,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苗寨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已经实现了脱贫摘帽。如今的苗寨村民既能靠山吃山,也能守山护山。

精准扶贫的理念,诞生于十八洞村,是中国扶贫的伟大创举。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让产业脱贫、教育脱贫、异地搬迁脱贫、公益助贫等众多模式注入了灵魂和活力,打开了全国开展脱贫攻坚新局面。

梦圆小康,开启美好生活新征程。

实现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是我们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身边的扶贫故事也充分佐证了中国扶贫的成效。由于工作的安排,我两次陪同到梅州市五华县下陶村开展扶贫慰问贫困户,在政策措施、资源人才的激励下,乡村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贫困户经过自身努力和组织帮扶建起了漂亮的楼房。由“输血”变“造血”的扶贫模式,巩固和拓展了贫困户收入来源,自身也有了抵御风险的能力。我们看到贫困户脸上漾起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贫穷,不是勤劳中国人的选择。但是,贫困存在根深蒂固的原因。看完此书,我更加深刻认识到脱贫致富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奋斗,也需要组织的关怀帮助。如今,全面脱贫攻坚战役已吹响了胜利的号角,真情祝愿他们拥抱美好新生活,让新的梦想扬帆起航。


作者:小高(广州市帽峰山景区管理中心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孙珺


由市直机关工委和广州日报主办的“我抒我读”正在进行中,欢迎大家写下读书心得,踊跃投稿。

投稿方式:woshuwodu@163.com

(注:请在邮件内留下您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