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广州街坊在“石屎森林”种下一片爱心菜园
语音播报

荔湾华林街兴贤坊20号的3楼天台上,8块小菜地组成了200平方米的菜园。这是社区街坊们的专属农场。

两年时间,退休的骆智玲和一群伙伴在这里翻土、撒种、浇水、施肥……每天如约而至打理菜园,十几种当季蔬菜,平均每三个月大收成一次,油麦菜、菜心、生菜等都是她们的劳动成果。

过去城市哪会有农田。骆智玲在华林街土生土长,人生第一次和农村生活亲密接触,第一感觉就是“累”——“大家都是退休街坊来务农,几乎从零开始,日晒雨淋做不下去也正常”;

第二感觉——却是“值得”。她说,“种菜之前,自己和一群街坊每周到社工站给困难群体煲汤喝,后来变成种菜,依旧是把菜送给困难长者和残障朋友,觉得很有意义。”

逾700天,这个菜园平均每天能为一户困境家庭送出一把蔬菜。然而,“埋头苦干”并不能让这件事持续下去,如何将这份街坊的社区互助热情延续下去,成为了社工正在努力的方向。

image.png

爱心:

2年风雨不改,给困难群体送蔬菜

“即便是疫情严重的时候,我们还是每天去浇水打理菜园,一天都不能停。”骆智玲是华林街的老街坊,对此很是自豪。2018年3月,在街道支持下,华林街社工站组织热心长者志愿者在为老服务站的天台种菜,骆智玲是首批志愿者,一直参与菜园建设至今。

疫情期间,骆智玲等社区志愿者排了班,每天轮流种植、维护和采摘,将农场产出的蔬菜送到社区高龄独居长者、残障人士等困境家庭中。疫情期间,来自农场的纯天然蔬菜送到了68户困难家庭中,解决燃眉之急。

社区视障人士伍叔因为缺乏口罩,加之行动不便,曾多日没有出门,也买不到蔬菜和肉,只能每天吃面条。华林街社工在热线电话中了解到伍叔的情况后,迅速通知农场志愿者采摘及包装好足够2~3天份量的蔬菜,到市场帮忙代购肉类,一起送到了伍叔的家中。

看到自己辛劳种植的蔬菜能够帮助到受疫情影响的困境家庭,农场志愿者都很自豪。已经退休的苏姨和骆智玲一样是菜园首批志愿者,她说:“我和其他农场志愿者每天轮流值班,过来浇水、除虫、施肥等等,虽然很辛苦,但只要听到街坊的赞赏,这些都是值得的”。

华林街社工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在将近两年时间里,收获了630斤蔬菜,平均每天可以收获一斤蔬菜,派送给一户社区的长者或者残疾人。长者们食量不大,菜园的菜正好合适。”看到困难群体收获纯天然蔬菜时的笑容,成为她们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

image.png

艰辛:

农作不容易,千方百计求“高产”

实际上,参与菜园建设的骆智玲等人虽然已经退休,有充足时间打理菜园,但过去没有一丁点农作经验,因此光是摸索也花了不少功夫。最初,她们打算用旧花盆种植有机蔬菜,送给行动不便的独居长者,但花盆的产量并不可观。志愿者们最终决定开辟菜地,搭起棚架。

骆智玲等人凭借一年四季的菜市场买菜经验,选择播种当季蔬菜。大家都想象着200平方米的菜园收成时,一片绿意。可谁也没想到,真做起来时,撒种、浇水、施肥全是学问。华林街社工站社工回忆道,早期大家也试过种不出来东西,日晒雨淋之后,难免挫败感袭来,“有的人实在做不过来,中途退出”,不过骆智玲和几个老友记却是坚持下来。

一方面,骆智玲等人自己不断摸索和自学,另一方面,社工也在链接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州市农业技术中心等专业资源为菜园和长者赋能。“天台种菜和农田里种菜还不太一样,阳光猛,雨水足,光是适合种的蔬菜品种就需要评估和试错。”一位社工告诉记者。

后来,有的志愿者上街收集别人丢弃的年桔,发酵制作成天然化肥施在菜地里;也有的志愿者将长者饭堂的洗米水浇灌到菜园里,增加土地的养分。而华林街道办民政科则向福彩公益金申请了两万元资助,在社工链接的专业资源指导下,引入智能灌溉工具,自动调配水和肥料。

“其实我们还有很多不会的,像搭棚、翻土等等,其实都需要不断精进。”骆智玲告诉记者,菜园志愿者不多,原因便在于这是一件苦差事,但如果能通过一些技术的改进让长者志愿者省力省心,或者爱心菜园会吸引更多人参与,“说到底,这是件惠及他人的好事”。

 乐趣:

延伸农场意义,城乡互动带来更多改变

如今,位于华林街的华林爱心农场已经成为一个用现代智能化灌溉的种植基地。而社工站也在不断链接更多资源为菜地赋能。他们将目光转向了农村。

国泰村距离花都城区约29公里、距离赤坭镇约14公里,是赤坭镇比较偏远的的农村之一,耕地面积约1600亩,有冬瓜、木瓜、西瓜等特色农产品;另有林地2600亩。面积约3.62平方公里,下辖6个经济社,总人口1470多人,约430户,其中常住人口760人,留守老人超过213人,留守儿童108人,留守妇女115人。

在供销系统牵头搭线下,两地联手通过第二届“城乡创意汇”城乡互动创意服务大赛的“共建城乡特色文化——关爱三留守人员计划”撬动起两地的农作活力。“社工经常组织我们下乡、前往国泰种植基地参观学习,收获很大,学到很多东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华林街居民分享道,“自从下乡向农民伯伯阿姨学习种植技能后,城市华林爱心农场的菜种得越来越好了。” 

而国泰村民同样深有感触:“以前很少人来我们村,现在社工经常组织华林乃至广州其他城区居民到我们村里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关心村民生活,参观购买我们种的农作物。大家都表示很喜欢原生态的自家农作物。” 

“城乡创意汇有助于促进建立真诚、互助、互信、互惠的城乡发展新模式,各参与方在协同互动中发挥出积极作用,可逐步积累城乡交流过程所产生的实践经验。”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郭媛表示,在脱贫攻坚决战时刻,来自基层社区的探索,将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蓝本。

郭媛认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组织已不再拘泥于传统公益慈善模式,纷纷寻求新的突破。“跨界”成为了对公益如何创新问题的答案之一。而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的会员组成除了公益慈善行业以外,还有来自企业、媒体等多个领域的成员。联动多领域的跨界与创新的力量,能更好地开展公益实践,或进行社会问题的探讨、解决,或推动在社区服务、教育助学、医疗救助、绿色环保等不同公益领域的问题。她说,“这样公益行业能够更加开放包容,吸纳更多不同的声音,促进资源更好地整合,从而更有效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赞 陈忧子 通讯员 陈少娴 谢晓敏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忧子 李波 通讯员 陈少娴 谢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