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址南拓、韧性城市、数字经济,建筑学者看广交会
语音播报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孙一民从两个角度讲述了他眼中的广交会。作为在内蒙古出生、在哈尔滨求学、在广州工作的“新广州人”,他说广交会给他的感觉是“既熟悉又陌生”,“小时候就从收音机里听过广交会的大名,但作为市民反而很少实际到广交会的会馆来。”而作为琶洲西区“总设计师”,他把目光投向广交会琶洲展馆身后、更宏观的历史背景,讲述会址变迁对城市发展战略的意义。

会馆易址是广州南拓大手笔,展现决策者极大的决心

2001年,广州发布首部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发展方向为南拓北优东进西联。而将广交会会馆从流花商圈落户到琶洲岛的这一大手笔,就是在“南拓”这一方向下进行的。“当时大家的视野还是市区,珠江新城处在农田转换阶段,远没有今天的高楼林立。市委市政府需要下非常大的决心,争取上级部门的同意,才能把展馆搬到琶洲。”

“琶洲会展是广州滨水发展两千年来,第一次跨江在‘河南’建设的大型公共建筑,可见当年的决策所需要的决心与气魄。另一个大手笔是落户到东圃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可容纳8万人,被用作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主赛场。这些重大设施布局,着眼于广州的长远发展,直到现在大家还能感受到当时的大格局。”孙一民说。

大型公共建筑为城市提供“韧性”空间

2008年的冰雪灾害,让孙一民对琶洲展馆有了多一层认识。当时,琶洲展馆作为大型公共建筑,为滞留火车站的旅客充当了临时庇护中心。“在城市发展领域,除了人居环境建设的理念,近年有一个新提法:建设机能健全、能应对突发危机的‘韧性城市’。前段时间设在在体育馆、会展馆里的方舱医院,对武汉疫情扭转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实际上早在2008年,我们已经意识到,琶洲展馆还是能应对冰雪灾害的大型公共建筑,它不仅是商贸交流的场所,还为城市提供了‘韧性’的空间。”

在琶洲岛谋划数字经济未来,构建全时空广交会

2014年,孙一民及其团队参与主持了琶洲西区的规划建设。广交会身处琶洲岛中区,而当时西区的目标,则剑指以电商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建设24小时永不落幕的广交会。围绕这一核心,孙一民及其团队为琶洲西区打造集约、紧凑的中国城市社区设计方案获得国际国内赞誉。


会前,孙一民特意走到展馆窗边拍下位于西区的唯品会大楼。“我们接手前,琶洲西区大概只有8、9家企业集团总部,而现在大家能看到的地方,约有30多家企业落户了。可以说,以广交会展馆为中心的琶洲岛,代表的是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正如本届广交会在线上开办,构建了全时空交流的场景。2001年,我们城市开始南拓北优东进西连,而现在我们开始了更广阔时空上的‘优’与‘联’,希望未来越来越多市民能感受到全时空的广交会。”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方晴 张姝泓 王燕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王燕 方晴 张姝泓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王燕 方晴 张姝泓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凤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