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彩笔画心声,这群癌症孩子不怕疼痛却怕一件事
语音播报

“等我好了,我还要去海豚喷泉那里玩,旁边的花坛可漂亮了,中间有两只很大的海豚,喷泉可以喷得很高很高……”

“这是礼物盒,我打开它的时候就有礼物飞出来啦,有可爱的小兔子,小猫咪,小狗狗……”

“这是我画的病房学校的红红老师,她很温柔很漂亮,画得好看吗?”

 

“我想自由地飞翔!”

这些动人画作,都是出自肿瘤患儿之手。

查出恶性肿瘤,往往意味着生命进入倒计时。对于人生画卷才刚刚展开的孩子们来说,得了癌症意味着什么?他们有哪些愿望?在华南最大的儿童肿瘤治疗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一群癌症患儿正在用画笔描绘出自己的梦想:他们想回到菁菁校园,想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想像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在天空中。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6月17日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获悉,继去年11月在儿童肿瘤科开办“病房学校”之后,该院新近开设“病房美术课堂“,用绘画对病童进行心理纾缓护理,帮他们治愈心灵创伤,坚定对抗癌魔的信心。

拿起彩笔画心声 “最想爸妈多陪陪我”

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蔡瑞卿护士长介绍,“病房美术课堂”每月举行1-2次,除了病房活动,还将为在疗程间隙出院休养的患儿进行“线上教学”。

来上美术课的孩子最大的14岁,最小的3岁。第一堂课的主题是“我最想......”,孩子们用图画来呈现心中愿望。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获悉,心理绘画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手段。在心理治疗专家看来,孩子的任何一个涂鸦、画幅大小、笔触轻重、颜色构图、涂抹方式等都有着特定的代表意义一一 传递着画者的个体信息和内心世界。

“有个孩子画的是自己的家。画面中,他一个人待在卧室里,爸妈则在客厅里玩手机。”蔡瑞卿说,画面中,他一个人待在卧室里,爸妈则在客厅里玩手机。”蔡瑞卿说,孩子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孤独,想要爸爸妈妈多陪陪自己。

孩子得了肿瘤,父母要面对一条艰难的道路:通常一人在医院陪伴孩子,一人则为了治疗费用而拼命工作。当疗程间隙孩子出院休养,有些年轻的家长可能觉得自己能稍微喘口气,把孩子放在一边。其实孩子无论在治疗还是休养,都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呵护。

几十支颜色各异的彩笔摆在面前,有些孩子却只选择了1-2支颜色,因为他们“每天见的颜色不多。”在老师们的鼓励下,孩子们才拿起几支彩笔。“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彩笔是红色和绿色的,用来画太阳和绿树。”蔡瑞卿说,孩子们虽然不能和同年龄的孩子一样在校园里读书、运动,但是他们也有对美好生活、健康体魄的向往,更有着一颗感知美的心。

 

医生爸爸推动 病房生活不再单调

对于这个项目,家长们也很欢迎。

有位家长说,孩子自从住进医院很久都没有笑过了。“但是在这里跟老师们学画画搞活动,孩子会笑了,拿起画笔就很开心。”

还有位家长说,过去“孩子在病房里待得很无聊,只能刷手机玩抖音、快手。”家长虽然知道对孩子的视力不好,也无可奈何。

“原本孩子们在病房的生活相对单调。有些孩子迷恋‘刷’短视频,甚至还会给护士姐姐介绍短视频平台的使用秘诀。”蔡瑞卿说,有些肿瘤患儿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度过短暂的一生,一辈子都无法拥有跟同龄人一样的校园生活。医务人员希望通过“菁菁校园·病房学校”和“美术小课堂”项目尽量丰富孩子的人生体验,让他们能享受尽可能多的欢乐。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获悉,“美术课堂”得以开设,与一位医生爸爸的推动有关。有一次,该院头颈科陈树伟医生应邀为一位因头颈部肿瘤压迫气管的孩子会诊。孩子的孤独和病情导致的痛苦,触动了陈医生的慈父之心。他与儿童肿瘤科的医务人员讨论该如何帮助孩子们,又在身为美术老师的太太的大力支持下,联系了一家儿童绘画机构的老师们义务来教孩子们画画。一家专业的彩色铅笔公司还为孩子们送来了好多画笔和画册。

“病房教子”有禁忌 这些话不能说!

“患肿瘤的孩子格外招人疼。受病情的影响,他们小小年纪已经十分敏感和懂事。”蔡瑞卿说,前两天一个一岁八个月的宝宝要做骨穿,由于孩子妈妈晕血,担心会影响检查顺利进行,蔡瑞卿请孩子妈妈到检查室外等候,她陪着宝宝做骨穿。

“孩子乖巧得让人心疼,他不哭不闹不怕疼,两只眼一直盯着门口。那是妈妈离去的方向。”蔡瑞卿说,医生护士跟他说话,他也充耳不闻,仿佛能隔着门和墙壁,看到妈妈的身影。

对医务人员来说,这样的情景并不陌生:很多患儿都害怕爸妈就此离开,再也不要自己了,因此,哪怕跟家长片刻的分离,对他们来说都是煎熬。

“曾经有个妈妈趁四岁的儿子睡着时下楼打饭。没想到,孩子一觉醒来,以为妈妈不要他了,担心地到处找她。幸好他溜进电梯时被医务人员及时拦住。”蔡瑞卿想起这个孩子惊慌失措的脸,还觉得唏嘘不已。

正是为了呵护这些敏感的童心,在儿童肿瘤科的病房里,管教孩子有不少禁忌。

护士们会提醒每个新入院的孩子家长:“哪怕对孩子的行为再生气,也不能说’我不要你了!’”家长也不能让孩子独自待着,即使去洗手间或打饭,也要跟孩子说清楚去向,并请邻床家长或护士帮忙照看孩子。

“癌症本身和治疗产生的疼痛,即使是成年人都很难承受,何况是孩子!”蔡瑞卿说,每一个踏入儿童肿瘤科的人都会忍不住放柔语气,用最暖的心来呵护这些不幸又可爱的孩子,盼望他们能在与癌魔的搏斗中取得最终的胜利,健康快乐地成长。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陈鋆 余广彪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王燕 任珊珊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