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群老人退休后一起“圆梦”
语音播报



6月10日下午,连续下了几天大雨的广州迎来了难得的晴天,但是树木和空气却似乎还沉浸在雨水的滋润当中,处处透着一股温热潮湿的气息。在东山湖公园的一个亭子里,飘荡着出一阵阵悠扬的小提琴声,其中还有清脆的笛子声、淳朴的二胡声……。几位长者神情专注地在拉琴、吹笛、拉二胡,引得不少过往市民驻足倾听。

他们,是一群最大年龄70岁,平均年龄67岁的退休长者;他们,是全国第一个老年大学开班的小提琴班成员;他们,还是一群有着强大凝聚力和爱心的团队。

在老干大学多才多艺的黎老师带领下,他们成立了一个“和音小分队”,玩音乐、做表演、做善事,把退休之前未学的、未能做的,都学个够、做个遍。不管有什么不开心或疼痛,只要走到一起,就会开心,甚至会忘记疼痛。按他们的话说,就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大家庭”可以让他们的退休生活健康、快乐! 



                 37年教龄的她,想把退休前没空学的都学个遍!

黎老师,一位有着37年教龄的语文老师,经常背着一个单反相机,走在大街小巷上,走在走到哪儿就拍到哪儿。但是她却很谦虚地跟记者说:“我其实什么都玩都学,但什么都学得不精。比我这个团队的伙伴们差远了”!对于黎老师来说,退休生活就是要把退休前没空学的东西,全部学个遍!

什么都不拿手的她,却成了大家的知心姐姐
早在十几年前,黎老师就是广州市老干大学的学员,她兴趣爱好广泛,一下子报了三四个班,有摄影、跳舞、朗诵、诗词和小提琴等。

2009年,黎老师报名参加了市老干大学的小提琴班。当时这个班很出名,因为它是全国第一个老年大学开办的小提琴班。招生通知一发出来,就有30多位退休长者报名,火爆程度在当时来说一点都不亚于舞蹈、画画等兴趣班。“到现在已经有11年了,这个班的学员有的中途退出了,有的学成后就没再学了,但有的还坚持业余练习 ,还有三位长者甚至坚持上到了提高班。留下来的处出了感情,慢慢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

如今,这个团队起名叫“和音小分队”,团队里个个都是传说中的”乐龄”老人,性格开朗,活力四射。他们带着心爱的乐器,笛子、二胡、小提琴、口琴一起玩音乐、甚至还跳舞,在各种公益活动和文艺表演场合中都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

开朗、豁达的黎老师,由于在老干大学里人缘好,成为了这个小提琴团队的核心人物,无论是排练还是去外面做公益活动,大家都跟着她走。而她自己也身兼多个职务。艺术摄影协会、摄影家协会、朗诵协会里,黎老师都是活跃的会员。尤其是她写的数百首“手枪诗”,更是多次获得全国大赛奖。“后来因为玩摄影把肩膀损伤了,我就没怎么玩小提琴了,但是摄影、诗词、写作这些都一直在玩”。


不过,对于黎老师来说,退休生活除了玩和学,她更想去帮助别人。“我和我先生都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救助工作,亲身感受到帮助别人的那种成就感,所以退休之后我就想尽己之力,帮助更多的人”。黎老师告诉记者,那次在广州参加了协助来穗伤员治疗的工作,还去拜访来广州治病的伤员,旅费、交通费、给伤员的物资费都是自己掏钱的。“那次救助工作对我的心灵是一次很大的触动,帮助了他们,我觉得自己的心灵很纯正,很舒服”。

自此之后,黎老师不但自己经常参加公益活动,还带领小提琴团队去各大养老院给长者们表演,去为公益活动义务演出。按队员们的话来说,黎老师带着他们去了太多的地方,做了太多的好事!

而说起这个“和音小分队”的成员,黎老师言语中充满着自豪和关爱。据黎老师介绍,这个团队的成员在小提琴方面基本上是零基础,有的在报班之前甚至连五线谱都还不会认的。但是现在他们已经能演奏不少成曲。《我和我的祖国》、《欢乐颂》、《彩云追月》、《万水千山总是情》等长者人群中的热门歌曲,都成了他们经常表演的曲目。





                       他们说:老年人需要群体活动

“虽然是退休后的兴趣爱好,但是他们都特别认真,知道今天要展示,练习了好多天啊,”在黎老师和小分队的队员们看来,退休后的生活不但要多学多玩,更要和伙伴们一起学一起玩,相对于自娱自乐,群体的娱乐生活对于长者们的身心更有益。

 团队中最年轻的谭老师对此深有体会。她退休之前是广州大学的老师,退休后的生活其实也不是一帆风顺。自从有了这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一起玩,她开心了很多。

“其实一开始也没怎么细想就报名小提琴班,就想着充实退休生活而已,结果一学了以后才发现,小提琴是最难的!光歪着脖子这个姿势就够难为老年人的”。

不过,每当谭老想打退堂鼓的时候,总是在黎老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中重新获得成就感,总是在团队伙伴们的鼓励下重新把琴拿起来。团队里还有一位李姨,是几位伙伴中技术最好的,经常热心传授技术,给队员们调整音准不厌其烦。

“如果是我一个人在家里,这么枯燥的练习我肯定早就放弃了,但是有一个团队就不一样了”!



成就感和认同感给了他们动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了60岁以上的长者,大多数会出现身体上的各种疼痛,而小提琴这种在姿势和耐力上要求这么高的乐器,这群长者们为什么能坚持?

实际上,和普通长者们一样,这个和音小分队的成员也有一些老年人的基础病,也有身体上的疼痛。但是这些对于他们来说,似乎都不是大问题。按他们的话来说,有了爱好的乐趣,有了团队的支持,这些病痛“都抛到脑后去了”!

落户广州20多年的王姐多才多艺,电子琴,钢琴,笛子,书法样样都能拎的起来。她认为,除非是器质性病变,老年人很多病痛都会受到情绪影响。

“躲在家里就会觉得很痛,出来玩心情好了就不觉得痛了”、“尤其是团队一参加活动,大家一鼓掌,优越感和成就感就来了,就不记得什么疼痛了”。

被市老干大学老师称作“拉小提琴像拉二胡一样”的刘叔,是一位已经奔七的可爱长者。他笑眯眯地对记者说:“我们是头脑简单,不想事情了,想也没用,说了也没人听”、”我们就几个朋友在一起玩,有时候琴拉得好被围观,挺开心的”。

而性格文静,却一直担任小提琴班班长的吴姨也表示,音乐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特别喜欢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去养老院演出,看到老人们开心,我们就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杨欣、陈忧子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杨欣、陈忧子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陈忧子、杨欣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