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 41岁的广州市民雷先生因右上腹疼痛,被诊断为“胆囊癌”。让他备受打击的是,医生告诉他“顶多能活3个月” 。
做过一次“半途而废”的手术后,雷先生抱着最后一线希望,于今年4月辗转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就诊。没想到,医院副院长、胆胰外科刘超教授团队认为他还有手术机会,要为他“逆天改命”。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6月8日获悉,5月27日,雷先生接受了“零输血”扩大右半肝脏切除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并于今天出院。
手术被中途喊停 他只剩“3个月的命”?
去年12月份,雷先生因为右上腹疼痛数天,在广州当地一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胆囊癌”,几天后接受了手术。
谁都没有想到,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家属被告知肿瘤已属于晚期,侵犯肝脏、胃及结肠,无法手术切除,于是中止了手术。
更让雷先生绝望的是,医生告诉他,通常来说,得了这种晚期胆囊癌,预期寿命“不到3个月”。
出院后,接连遇到农历新年和新冠肺炎疫情,加上对自己“只剩3个月的命”感到心灰意冷,雷先生决定安静地了此残生。
没想到,奇迹发生了。3个月后,雷先生决定再试一试,他慕名到以肝胆外科手术见长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
医院副院长、胆胰外科刘超教授在治疗胆管癌方面经验丰富。通过仔细阅读雷先生就诊前后的CT/MR检查资料,刘超认为,肿瘤在上次手术后的这几个月过程中并没有发生明显局部进展或者远处转移,“提示该肿瘤恶性度较低,手术切除后的效果应该较好。”
“经过认真评估后,我们认为应该给患者一个手术机会。”刘超表示。
先把肝脏“养肥了”再切除一半
根据临床指南,如此大的胆囊癌需要切除右半肝脏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然而,术前测量显示,经历一次“中途喊停”的手术之后,雷先生残余的左侧肝脏只有标准肝体积的38%。尽管肝脏有强大的代偿能力,但在这种情况下,再做一次切除的话,剩下的肝脏还能“撑起一片天”吗?
为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风险,刘超教授团队决定“先把肝养肥了”。
他们与介入科专家合作,为雷先生进行了右侧门静脉栓塞。由于肝脏80%的营养来自于门静脉供血,通过栓塞患侧肝脏的门静脉,增加保留侧肝脏门静脉血流量,可以使保留侧肝脏体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增大。
栓塞术后三个星期,再次测量左肝体积时,它已增大到标准肝体积的50%,满足了手术条件。
5月27日,刘超教授团队为雷先生实施了胆囊癌根治术,切除了右半肝脏及一部分左侧肝脏,清扫了腹腔淋巴结 。
雷先生术前有轻度贫血,医生想方设法为他减少出血。最终,术中出血约200毫升,手术实现“零输血”。
输血大户如何实现“零输血”手术?
刘超教授介绍,胆胰外科近期开展了多台肝脏半肝及以上切除手术和多台肝移植手术,均实现了术中“零输血”的目标。
肝脏血运丰富,肝脏手术容易出血,本是“输血大户”, 如何才能实现“零输血”手术呢?
刘超教授表示,关键在于三个方面——术前精确预演、术中精细操作和多学科协作。
首先,术前的精确评估、手术规划及预演,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在住院期间,刘超教授多次与放射科教授一起研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通过三维重建等新技术,让患者肝脏内外的血管走行及分布情况一目了然,对切肝过程中需要离断哪支血管等做到心中有数。在手术前多次预演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发生的问题,制定完善的应对方案。
其次,术中正确的手术策略以及精准解剖、精细操作,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刘超教授团队采取了“擒贼先擒王”策略,先分离并切断了供应右侧肝脏的肝右动脉及胆囊周围数支粗大的侧枝循环血管,阻断了切除侧肝脏的血液供应,减少了术中创面的出血。在切肝过程中,对于每一支血管均先精准显露,结扎后离断,避免了以往手术“先出血再止血”的问题。
“手术过程中精细耐心的操作,体现了医者的‘工匠精神’。整个手术时间虽然较以往增加了1个小时左右,但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刘超教授说道。
发挥多学科协作优势,全方位保障患者手术安全。术前,院方多次组织放射科、麻醉科、肿瘤科、介入科、输血科及消化科等多个科室医生参加多学科讨论(MDT)。在手术过程中,经验丰富的麻醉科医生通过精确的液体管理、血压控制及低中心静脉压技术,有效地减少了术中出血,增加了麻醉过程的安全性。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胆胰外科主任 刘超教授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张阳、刘昕晨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王燕 任珊珊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吴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