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李文平:拥抱互联网,粤菜老字号在战疫中转型
语音播报

本次广州市两会上,作为一名餐饮行业企业家,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新兴家喻饮食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平带来的建议重点关注“六稳”“六保”问题。

李文平认为,“稳”和“保”是统一互补的,而就业是民生最重要的支柱,人民有就业才有收入,才能刺激消费和内需,为市场主体重新注入动力,市场的循环才能畅通。

让中小企业活下来才有发展壮大的机会

“中小微企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而新冠疫情对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李文平坦言,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租金及人力资源成本的负担过重、资金链断裂、消费者信心不足等。

他说,当前,广州市通过一系列大力度、高精准度的扶持政策,及时解决企业在疫情之下遇到的发展难题,深化了政企联动。目前,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已安排调研组对各区的一些行业代表性企业、协会、人力资源招聘市场、区政府部门等进行了详细的沟通交流,了解各区的就业情况和企业经营中仍然面对着的挑战和困难,积极听取意见和建议,确保 “保居民就业”和“保市场主体”的迅速、有效落实。

在他看来,这些政策对中小微企业而言非常重要。“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还有共渡难关的信心!”李文平说。下一步,他认为,最重要的依然是要让中小微企业活下来,所以在金融扶持方面,希望能够通过尝试让中小企业将经营投入作为贷款抵押。“因为企业想生存,才会去贷款,要给企业活下来的机会,再能有发展壮大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媒体可积极联合企业进行更深更广的营销合作,并加大宣传力度,以进一步提振居民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能。”他感叹。

粤菜老字号拥抱互联网寻找新消费需求

由于疫情对餐饮业的影响巨大,在战“疫”过程中,也是寻找新机遇的过程。李文平参与其中,也勇于改变。

他说,对于传统餐饮业而言,这是一个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必须有一定的人力来支撑服务和出品,整个生产链条都是以人为主体的。这一次疫情也改变了员工不少原有的做法,原来特别是粤菜,以前岗位固定,一个萝卜一个坑,人员的技能也是很单一的,这次疫情后,政府部门对人才培训给予了政策扶持,有一定补贴,所以我们企业在战“疫”过程中,已经启动了一岗多能的人才培训计划,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多练习其他岗位的技能,增加员工的收入。“例如炒菜的师傅,以往只会炒菜,他能不能做砧板切菜工作呢?因为厨师中午两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是最繁忙的时候,除此之外其他时间可以做一些准备工作,协助砧板去切配等等。”他介绍,当前,广州的相关培训工作采取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由劳动部门或者是学校邀请老师培训,二是自己请老师培训,培训结束后有证书,到劳动部门备案领取补贴,不需要企业出钱。

除此之外,作为一家粤菜老字号,他们在疫情期间与美团等外卖网站合作,对餐厅线上线下的经营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外卖量比疫情之前上涨了3倍。他说,在“触网”方面,他们起步比较早,儿女辈都是“90后”,如今进入企业做经营工作。“他们在这方面思维新颖、触觉敏锐,比我们这代人更有前瞻性,让老字号顺利‘触网’。”

如何拉动市民的餐饮新消费?李文平说,疫情之后,很多家庭习惯了晚上在家里吃饭,也愿意买些外卖拿回家,所以餐厅将在一家店面开设“烧腊专卖”外卖,提供给这些市民新的消费需求。“以前的外卖可能就是一份饭盒等于一顿饭,现在的外卖可以变成家宴的一部分,也是一个新的增长点,疫情期间让我们与互联网结合,产生了新的消费。”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申卉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邱伟荣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申卉、王安蕾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赵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