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代言人系列报道获读者共鸣,下个同城十年期待更美新广佛
语音播报

今年3月,在新花城“广佛同城”频道开通之际,广州日报佛山全媒体传播中心、新花城“广佛同城”频道、“网信佛山”微信公众号联合推出了“广佛代言人”系列报道,和大家一起感受广佛同城的美好与感动。多达11位广佛代言人讲述广佛梦、广佛事,引发两地市民的共鸣、热议和好评。

他们只是无数广佛人的缩影,他们的亲身经历见证着广佛同城带来的巨大变迁。广佛同城如今已步入第11年,能为广佛代言的广佛人远不止这11位。下一个同城十年,还将在更多领域和方面涌现更多的见证者、亲历者和代言人,“广佛代言人”系列报道也将会成为广州日报佛山全媒体传播中心的重磅新闻栏目。我们将继续追击和挖掘,为读者带来更多代言人报道和他们的同城好故事。

市民共鸣

我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广佛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钟铨、佛山粤剧院院长李淑勤、佛广公汽樵江分公司236线路车长李斌……


佛山粤剧院院长李淑勤

这一位位广佛代言人在无数个日夜穿梭于广佛两地。他们有的在广州生活佛山工作,有的在佛山工作广州生活。这种“双城交替”模式,在他们看来并没什么特别,大家都觉得广佛就像是同一座大城市。


佛广公汽樵江分公司236线路车长李斌

这些代言人的亲身经历集成故事推出后,在无数广佛市民中产生了共鸣。家住佛山高明的杜小姐在过去十多年间,过着和这些广佛代言人们一样的生活。“有一段时间,我生活在高明,工作日就在广州上班;后来有一段时间,我生活在广州,平时则在高明上班”。杜小姐感慨道:“一开始,我曾觉得很累。但随着广佛同城的不断发展,交通越来越便利,之前所认为的不可能也变得习以为常了。”

“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胥先生虽然住在佛山,距离广州五六十公里,但他一直有到广州工作,让家人过更好的生活的梦想。“正是广佛同城为我圆了这个梦。”几年前,胥先生辞去了原有的工作到广州打拼,无数日夜穿梭在广佛的地铁和大巴上,“看着一路广佛变迁的繁荣景象,我对广佛同城的未来越来越看好”。

广佛人说

不同角度诠释心中的“广佛情”

这组“广佛代言人”系列报道中,不仅有广佛市民熟知的名人、网红,也有不少鲜为人知且在岗位上默默耕耘的平凡工作者。他们涉及广佛发展中的各个领域,涵盖交通、文化、经济、教育、科创、医疗等方方面面。这些领域,恰恰也是广佛同城11年来发生巨大变迁的方方面面。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冯原


广州美院教授魏华


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顺德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陈玉兵


中国烹饪大师林潮带

经历的不同,让不同代言人对广佛同城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悟。作为城市规划与区域合作领域的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奇峰可谓见证了广佛同城的起步和发展,其间参与了众多广佛标志性城市项目的规划。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袁奇峰

“行政有界、经济无疆”,在袁奇峰看来,相比其他区域的同城化,广佛同城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市场先行,正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成为推动两地不断同城合作的内生力量。

广佛是什么关系?不同的代言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看似不同,却都表达出了两地亲密无间的一脉情深。在优梵艺术创始人林上康的眼中,“广州、佛山就像是一座城市,这里是我们追逐梦想的摇篮。”



优梵艺术创始人林上康

多年来,林上康在广佛同城背景下不断为自己的梦想打拼。“我们都是广佛人”,这是所有受访代言人为自己添加的新标签。正如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冯原所言,“广州和佛山都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文化资源丰厚的地区,二者从地理上来说是密不可分的”。

推动融合

同城圆了他们的梦 他们也圆了同城的梦

广佛代言人既是广佛同城的见证者,也是广佛同城的推动者。

今年是广佛地铁通车的第十年。数据显示,开通十年间,广佛地铁从开通之初日均客流不足10万人次,目前已达到近60万人次;发车间隔从开通之初的8分30秒,缩短至目前高峰时段3分35秒。


广东广佛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钟铨

广佛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钟铨说,随着国内各地都市圈、城际地铁新一轮建设的兴起,广佛地铁作为连接广州和佛山的一条交通大动脉、广佛同城的排头兵工程,广佛地铁这些年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值得复制和推广。

依托产业互补,“广州创新大脑”频频与“佛山孵化中心”联动,诞生了一群广佛科创“候鸟”。他们科研在广州,创业或孵化在佛山,织出“产业协作网”。


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系主任虞将苗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华运通达道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虞将苗就是其中的一位。多年来,虞将苗将企业最具核心竞争力、最具增值价值的销售板块、技术服务板块放在了佛山顺德。依托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体系,企业“斩获”多个基建订单,企业去年已实现营收近3000万元。

2000年起,佛山国际教育践行者黄秋艳曾先后参与创办南海实验中学、南海外国语学校和美伦国际学校这3所广佛名校。


广东省留学服务协会副会长黄秋艳

据其回忆,最初国际教育是在一线城市兴起,当时不少佛山学子都要到广州去报考A-level,去上语言班,非常羡慕广州优质的教学资源。而随着南外、美伦国际、辰美国际艺术教育的相继落成招生,越来越多广州学子慕名来到佛山,享受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在广佛同城背景下,“从佛山学生羡慕广州的教学资源,到广州的优秀学子来到佛山求学,这是一种教育质量的飞跃。”

下个十年

代言人预言“新广佛”  未来更亲密

上一个十年,广佛同城为两市民生、经济、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利好。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大背景下,下一个十年,广佛同城将迈入怎样的新时期?在这次的系列报道中,多位广佛代言人通过他们的“广佛眼”分析预测了下一个十年的发展。2019年,袁奇峰参与谋划了广佛边界布局“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他认为,未来10年是广佛同城的3.0阶段,两地需要在推动体制机制一体化、同城生活服务一体化上下大力气,以便推动广佛同城迈出更大的步伐。

袁奇峰分析,广佛两地产业有互补关系,彼此能形成合作共赢的格局。借助三龙湾,广州南站有望构建完整的服务体系,更好地将客流变为“客留”,而广州南站便捷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则可以为三龙湾的科创产业进行配套。“在广佛融合先导区内,通过市场的一体化实现产业、基础设施的互补,近期可为,远景可期。”袁奇峰认为,在广佛合作走向深入之时,广佛融合先导区还应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机制和政策创新,推动形成广佛更深层次的合作。

继广佛地铁之后,广佛正在逐步开建更多的轨道交通项目。钟铨分析,随着佛山地铁线网的逐步形成,将会有更多广佛区域的地铁客流通过广佛地铁出行;其次,也会有更多新建地铁线成为广佛地铁的有力补充,广佛地铁也将推动广佛两市线网深度融合,推动和实现广佛更全面的同城与融合。下一个十年,广佛交通的同城出行方式将更加丰富和完善,并一定能为广佛同城生活、广佛经济发展、广佛文化融合等方面为广佛两地带来更多利好和幸福。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李传智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陈枫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何波、陈枫

广州日报全媒编辑: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