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答卷 | 牢记总书记嘱托,广州走在全国前列,矢志出新出彩
语音播报

   

海阔多风浪。越是向远方前行,越要方向明。

峰高无坦途。越是向高处攀登,越要路线清。

纵观广州改革发展的每一步、每一跃,都有清晰指引、强力引领。

 

将镜头倒回至两年多前

——2018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提出广东要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

 

当时间来到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重要节点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要求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

     南华西路骑楼一条街 紫荆花怒放

嘱托殷殷,期许深深!

从2018年全国两会到2020年全国两会,两年多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

从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难题面前,爬坡过坎、克难攻坚。

广州,牢记嘱托、不负使命,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在全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中勇当排头兵!

〓敢闯敢试〓

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盘考虑、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如何“建设”好这一系统工程?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这是做好广州一切工作的重要法宝和关键一招。广州不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更大决心、更大魄力将改革推向深入。

以系统方法打好“组合拳”。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加快构建生态环境领域“1+1+N”责任体系,推动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推进南沙南区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

经济、农村、民主法治、社会治理、文化、民生、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广州全面深化改革的“触角”,伸向方方面面。去年,《广州市2019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广州市2019年创造型引领型改革项目》《广州市2019年基层改革创新项目》共推出209项改革举措、16项创造型引领型改革项目、22项基层改革创新项目。今年,在广州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上,又有128项改革任务快马加鞭。

聚焦“总抓手”全力攻坚。

1分钟,这是达能从在复工备案系统上提交到南沙区批复的时间;2分钟,这是广州一家网络科技公司获得69万元贷款的时间;在疫情影响的前4月,广州依旧实现新增市场主体13万户;3月31日,全面加快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动员活动启动,签约开工项目总投资达5800亿元……

疫情如镜,照出了广州优越的营商环境。

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州的光荣使命。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这是广州肩负的重要政治任务。2018年以来,广州先后实施营商环境1.0和2.0改革;2019年7月,制定《广州市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行动方案》,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再提速”。2020年的第一天,广州再度“加码”,推动营商环境改革迈进3.0!

企业开办时间从“4个工作日以内”压缩至半天,获得电力可以“零审批、零成本、零跑动”,成立全国首个“大湾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广州对标世界银行和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评估标准,对标先进城市和地区,不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一项项实质性、突破性的政策措施,力度大,魄力足,堪称大刀阔斧。2019年底,中国社科院等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广州市营商环境综合评分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榜首。

对先行者而言,改革在很多领域已进入“无人区”,每前进一步都不容易。广州持续焕发敢闯敢试敢干的锐气,强化改革思维,坚持问题导向,以“不进则退”的赶超意识和拼劲干劲,增创全面深化改革新优势,加快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创新驱动〓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事关我们能否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事关我们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黄欣仪 摄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广州加快脚步,勇探新路。

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战略支撑。

粤芯12英寸晶圆项目让广州“缺芯”成为历史,全球第一款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从广州“走”出国门,广州与中科院共建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锤落地,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加快推进……

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业态蓬勃发展,创新人才纷至沓来。广州正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建设科技创新强市的跑道上跨越赶超。据《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广州在全球创新集群百强中的排名连续3年大幅上升,2017年位于第63位,2018年位于第32位,2019年跃升至第21位。

脚踏实地夯实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现代经济体系的底座和根基。经济体系的现代化,首先是实体经济的现代化。广州实体经济发展着眼长远,稳健前行。

走进黄埔区的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眼前是一幅典型的智能工厂场景:AGV小车在铺设有引导线的道路上匀速前进,将材料元器件运输到特定机床,机器手臂将材料放置到生产单元中研磨,并将成品放回AGV小车上……

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起来了,传统电子、汽车业借助智能制造实现了转型升级;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与世界级制造企业集群交相辉映。2019年12月,《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颁布,提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目标,到2021年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达3000亿元以上。

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

晚上11时,科韵路的天河软件园,依然灯火通明。即使是疫情后餐饮业还未完全复苏,附近的夜宵排档生意也明显好过其他地方。正是这样的十足干劲,广州软件业高速发展,2019广州市软件业务的累计增速达18.5%,收入排名全国第一。

近两年来,包括软件业在内的广州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与质量双提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电子商务、融资租赁、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做强做优,不断为广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为广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广州正奋力将这篇大文章写好、写出彩,交出更亮眼的答卷。

〓抢抓机遇〓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

开放带来进步,开放成就广州。开放包容,是广州的城市基因;扩大开放,是推动新时代广州发展的必由之路。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新”在哪里?

新,体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5月8日,广州举行首批数字新基建重大项目签约及揭牌活动,这些项目涵盖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等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领域。这是广州紧紧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无论是强化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和制度规范的软联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还是共同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广州都发挥着核心引擎作用,不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挺进。

新,体现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硕果累累。广州作为国内最开放、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与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两年来,广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取得丰硕成果。以广州港为例,2019年净增的8条集装箱外贸班轮航线中,6条为“一带一路”方向航线。目前,广州港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通往非洲、地中海和亚洲地区的重要枢纽港。

     南沙港码头

新,体现在广深“双城联动”熠熠生辉。一个千年商都,一个经济特区,广州和深圳,这对相距仅100公里左右的超级城市“双子星”,在“双区驱动”“双城联动”中发挥着乘数效应。目前,广州与深圳已从专门工作、绿色通道、政策协调、督查督办、信息反馈、对口指导、资源共享等7个方面建立起特事特办机制。“双城联动、比翼双飞”,蓄势待发、前景可期。

新,体现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广州港与珠江西岸港口整合取得实质进展,南沙港区四期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2019年白云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000万人次,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18号线连接中山……广州深入实施“枢纽+”战略,魄力更足,决心更大,加速向全球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进发。而交通枢纽不断升级,为广州深化开放、提升城市能级、在综合城市功能上出新出彩提供了生动注脚。

广州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广州永不停步,久久为功。

〓党建引领〓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追求美好生活是永远的进行时。而美好生活,须臾离不开共建共治共享。

到2019年底,广州已连续三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对广州人来说,生活的“幸福密码”就藏在城市面貌的更新、人居环境的改善、民生实事的落实、创新活力的激发之中。

     吴庭峰 摄

“整”出新面貌。绵延4.3公里的猎德涌与城市新中轴线平行,缓缓流经珠江新城。只见浅草伴水、榕影画堤、古祠醉影,两岸一片闹中取静的秀丽风光。这里成了广州实施旧村改造、碧道建设示范的一个缩影。2019年,广州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总体进度推进151%,释放用地空间29.8平方公里,预计可新增就业岗位约7.4万个,惠及了大约198万户家庭、665万市民。如此成效,举众人之力,功不可没。

     端午节的龙舟赛

“治”出新气象。在广州,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的大网,让黑臭水体无处容身。网格化治水因“格”制宜、一格一策,各个击破,立竿见影。今年初,经第三方复核评估,目前广州市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管平台的147条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黑臭。在广州,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打硬仗。PM2.5连续三年稳定达标,让广州成为全国九大中心城市中空气质量最优的那一个。

     华工中山像

“管”出新水平。近年来,广州着力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持续完善“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切实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效能。一条条黑臭河涌经过整治重焕新生,其背后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孜孜努力;违建治理势如破竹,党建在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便有了根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一座城市的治理能力便有了最持久的动力。

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

从2018年全国两会到2020年全国两会,在广州这片土地上,无数的改变在发生,更大的合力在汇聚,崭新的动能在奔涌。

又是一年“两会时间”,又是一个新的坐标、新的起点。“双统筹”任务复杂艰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鼓催征,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使命在肩……

广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引领,向更高处攀登,向更远处前行!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 夏振彬、谭敏、练洪洋、杨博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视觉中国 (除署名外)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吴一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