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在第四十四个“国际博物馆日”前夕,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书发布会在在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举行——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荔湾区国家档案馆、荔湾区文联、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联合主办《清代广州十三行编年史略》《广州彩瓷鉴赏》《华林禅寺五百罗汉雕像》三部聚焦荔湾历史文化的书籍发行仪式。伴随着铿锵有力的新编粤剧《十三行》选段,在场的人都深深沉浸在了十三行跌宕起伏的历史中。
活动上,来自广州粤剧院的中国梅花奖得主、著名粤剧艺术家黎骏声等艺术家专程赶到活动现场,为大家献上新编粤剧《十三行》选段,令现场嘉宾近距离领略“十三行商人”的家国情怀与历史担当。
新书致敬“国际博物馆日”
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蒋子龙,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知名网络作家阿菩,原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冼伟雄,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一级作家曾应枫,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原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谭元亨,广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知名书画家连登,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元林,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名誉馆长、广州十三行文化促进会会长王恒等40余位知名学者和文化名人以及省市各大博物馆馆长出席书籍发行仪式及岭南文化发展研讨会,会上专家们就弘扬岭南历史文化和挖掘广州十三行历史文化展开了话题,并就致力于建立多元和包容的博物馆展开研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历史档案》杂志社社长、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主任、清代宫廷史研究会秘书长、全国档案专家领军人才李国荣,编审、一级作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中心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杨克还专门向活动发来贺信,共同致敬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
《清代广州十三行编年史略》:三次修改大纲,四次修订书稿,八年成书
《清代广州十三行编年史略》,李国荣、李黎、莫伟琼、冷东 主编, 岭南美术出版社
广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也曾是清朝“一口通商”的特殊选地。清朝走向全盛的时候,为什么要对西方世界关闭其他口岸,只留粤海关对外通商?在清王朝收关之时,在南国却划出了一块特殊的空间并给予特殊的政策,为什么对广东格外青睐?广州十三行行商,曾与晋商、徽商并称为清代中国的三大商团,其商业理念是怎样的?……这些有意思的疑问,只有细细探寻广州十三行的历史才能梳理出答案。
十三行博物馆
广州市荔湾区作为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区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十三行遗址所在地,荔湾区委、区政府始终致力于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挖掘,近年来,在遗址之上修建起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和粤商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并且推出了广州十三行文化研究系列丛书,为岭南文化的学术研究增添了光彩。
《清代广州十三行编年史略》以发生在清代与广州十三行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为内容,记录了从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到咸丰六年(公元1856)纵贯210年的历史,该书以编写体例采用条目编年体大事记略方式,按照年月日书序逐条记载,向读者全方位展现了清代广州十三行发展的兴衰脉络和历史风貌。全书分为4卷,共120万字,收录珍贵图片280余幅。4卷分别为:第一卷(1647—1756年),从清初海禁到开海贸易;第二卷(1757—1795年),一口通商政策与十三行制度;第三卷(1796—1830年),十三行行商的起落与沧桑; 第四卷(1831—1856年),鸦片战争爆发与十三行制度终结。
全书沿着历史演进的轨迹,对广州十三行历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依据翔实的皇家档案和文献典籍,揭示清政府特许广州十三行这个半官半商性质的商贸垄断组织存在发展的历史必然,展现二三百年前广州商馆的兴衰与沉浮,追溯南国广州与清朝皇宫的特殊关系,从而透视以广州为窗口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外文化交流。可以说,《清代广州十三行编年史略》是广州十三行历史文化名片的又一浓墨重笔。该书是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广州十三行中外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被列入广州大典丛书系列。
广州大学的冷东教授声情并茂地用王国维的“三重境界”说来形容这套书。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他认为反映了社会各界对于十三行编年史册的期待。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反映了工作人员创作编写过程的艰辛。第三重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体现了这套书出版发行给人带来的喜悦。“这是一部用热情、心血和团结协作孕育出来的丰硕成果。”
荔湾区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长李黎接受采访时说,这套书用大事记的方式记录了清代十三行前后两三百年的历史,读来如同日志一般,很有亲切感。这套书作为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广州十三行中外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受到剑桥大学的关注,他们有意向探讨合作筹备十三行全球数字博物馆项目。可以说,这套书不仅还原了十三行的历史全貌,也可视为广州市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李国荣认为,该书的出版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这部著述是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集体合作的成果。二是,这部著述是历经数年精心打磨的广州十三行文化精品。该书的编纂工作于2012年开始启动,至2019年底推出,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课题组的专家学者一直坚持不懈,三次修改大纲,四次修订书稿,三次审读清样,本着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和治学恒心实现完美收官。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员会、荔湾区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历史文化的挖掘,荔湾区委宣传部、荔湾区国家档案馆的同志付出心血尤多,令人感佩。三是,这部著述是广州十三行文化研究的扎实力作。该书既是广州十三行研究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编年史工具书。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杨克认为,《清代广州十三行编年史略》宏篇4卷发行,其重要意义,不局限荔湾区,也不仅是广州、广东的文化成果,而是对中国外贸发端雏型之研究,探讨中华文明进程中向远洋幅射的历史。
“乡愁系列”相继落地
2019年,《至味西关》《广州彩瓷鉴赏》《华林禅寺五百罗汉》《广州十三行编年史略》等四部分别聚焦“味、赏、境、史”的“乡愁系列”相继落地。
《广州彩瓷鉴赏》由中共广州市荔湾区委宣传部、荔湾区国家档案馆和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共同编撰。原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十三行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霍震霆先生为该书作序。全书共收录王恒冯杰伉俪向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捐赠的700余件外销彩瓷。以年代、器型分类编排,逐一列表,配图对比,突出“鉴”“赏”两方面内容,从收集、鉴赏、源流、用途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论述,将会是广州彩瓷研究的重要著述。
《华林禅寺五百罗汉雕像》是对坐落在荔湾区华林禅寺五百罗汉雕像第一次集中收录展示。除基本的雕像介绍之外,全书聚焦雕刻技艺的赏析和传统文化审美的解读。
据悉,“西关小洋楼”“清代广州十三行外销工艺精品集锦”“漆器与家具”“清代外销画”“广绣织锦”“珐琅彩”等西关华彩的史料与研究也正在加紧梳理中,不久将和读者见面。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孙珺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王维宣、孙珺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王维宣、孙珺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巧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