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第一线,也是复工复产的第一线,是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关键所在。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
“您好!我是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今天来为您测体温……”在越秀区北京街都府社区,医生吴慧敏与一名社区干部、一名社区民警组成的“三人小组”,上门向一名从武汉出差回来、居家隔离多天的街坊了解情况。从大年三十坚守一线至今的“三人小组”,是广州激发全民“抵抗力”,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一张名片、一个缩影。
人民群众,才是真英雄。事实清楚告诉我们,群众路线是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强大法宝,是党永远不可移易的生命线。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必须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无穷力量。
地处“两个前沿”,担当“两个窗口”,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能否打一个漂亮仗,考验着广州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作为超大城市,广州全市11个区、170个街镇、2740个社区,常住人口规模超过1530万;作为千年商都,广州商业贸易高度发达,客似云来;作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全国三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广州立体交通网四通八达。疫情防控不走群众路线,不向人民群众要战斗力,根本无法想象。
疫情突如其来,如何在多元化的城市中实现“再组织化”,对城市治理而言,颇为棘手。于是,广州城市治理中“群防群治”这张名片再次被擦亮——1月22日,广州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启动联防联控机制;1月26日,广州提出,“看好自己的人、守好自己的门”,举全市之力筑牢疫情联防联控的坚固防线。“举全市之力”,既有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更有战斗力——上下同欲形成的“抵抗力”。
战斗力被迅速组织起来,市、区、镇(街)、村(社区)、网格五级疫情防控责任体系被动员起来。此外,全市2.9万多个党组织、26万名在职党员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7.8万人次志愿者上岗服务,410多万人次“广州街坊”参与到群防群治中。至3月22日,全市累计排查出695人有发热症状,23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首创在基层,高手在民间”,解决了社区疫情防控“谁来负责”之难点、痛点,保障政策落地、防控到人、数据核实。
“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不是搞人海战术,更不是大水漫灌,而是抓“牛鼻子”、打蛇七寸,在重点战场投入重兵。提纲挈领,广州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经验,可用四个“牢牢管住”概括之。
逢人必测, “挑战不可能”
外防输入,对广州而言,无论疫情发生之初、复工复产之际,还是疫情呈现境外输入之时,都显得格外重要。
管住通道,就要管牢。广州把全部通道都当作“主战场”,牢牢管住。在一级响应期间,在全市所有高快速收费站、国省道和城市道路进城通道设置联合检疫,实行24小时联防联控值守,逢车必检、逢人必测。截至2月22日0时(撤销测温点),仅交投集团累计派出一线收费员4.1万人次,共检查车辆470万车次、检查人员960万人次,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高速防线”。
2月24日开始,按省统一部署,广州市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响应级别调整,疫情防控工作的难度并不是降低了,而是相反。广州市坚持二级响应一级措施,积极应对境内近期每天超过50万人的返穗人流高峰。在地铁全线网安检门设置测温点,在所有公交线路配备手持测温仪,保证不漏一人。
“牢牢管住全部通道”何其艰难,几乎是“挑战不可能”,但广州没有退缩,慎终如始。这背后,靠的正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治。
打好“巷战” 阵地不能丢
透过一个范本,看广州社区防控。石牌村是广州最大的城中村,位于繁华的天河区中部。这里约有3200栋出租屋、6万外来人口。然而,从疫情发生至今,该村做到了“零病例”。他们怎么做到的?秘诀是上门模式和“七步工作法”。
万千社区,千万市民安身之所。打好“巷战”,守牢社区这个阵地,就锁住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咽喉。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到今天,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不能不说,社区防控居功至伟。随着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升级,这一经验也被国外一些城市复制。
广州牢牢管住城乡社区,模式为:实施小区(村)封闭式管理。全市7146个小区均设置防控检疫卡点,采取“洗楼”办法,发现并纳入社区健康管理重点地区来穗人员累计超过21万。
统计数字也许是冰冷的,牢牢管住城乡社区的行动却是火热的、温暖的。成绩背后是大量民警辅警、来穗服务管理人员、基层综治人员、社区干部、回社区的在职党员、“广州街坊”、志愿者等在默默坚守,上门排查、测量体温、交通检疫、维持治安、清洁消毒……纷繁而琐碎、枯燥而乏味,大家都坚持了下来。
织就天罗地网,牢牢管住城乡社区,彰显广州强大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人民群众的强大合力,昭示人民群众是战“疫”的力量之源、信心之源。
外防输入,下好“先手棋”
白云机场,广州“门户”。3月27日起,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最新版防控疫情境外输入工作指引出台,取消此前的颜色分类标签,入境旅客全部集中隔离14天。
超过两个月的国内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得很坚决也很辛苦,到了今天,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然而,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我国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截至3月28日24时,广东全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病例123例。3月28日,广州就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例。树欲静而风不止,形势逼人。
面对新风险,下好“先手棋”。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若“外防输入”抓得不牢,导致再次暴发,前期战“疫”成果将毁于一旦,后果不堪设想。广州在“内防反弹”的同时,要把“外防输入”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适时调整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方向,最大程度筑牢防线。
广州牢牢管住所有口岸,严防境外输入。严格实施入境旅客全覆盖的“三查三排一转运”口岸检疫措施,强化航空运输、口岸检疫、目的地送达、社区防控的工作闭环,累计监管超过8000航次航班、197车次粤港直通车、723班次客轮、109.5万人次入境人员。
作为国际交通枢纽城市,广州“外防输入”要综合考虑多重关系,关起门来搞防疫不行,大门洞开则风险巨大,必须巧妙处理好疫情防控与国际往来的关系,力求做到两全。
点面结合,盯紧关键点
“点面结合”是一种战术,在战争不同时期灵活应用。在全面出击、整体推进,不断扩大胜利面的同时,也要紧盯重点战场,逐个击破、以点带面,不断巩固胜利成果。
重点场所住着特殊人群,或老弱,或病残,防疫意识差,“人传人”风险大。守不住重点场所,就会出险情。2月中下旬,全国5个重点场所发现数百例确诊病例,引发全国关注。任何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都可能让疫情防控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广州牢牢管住重点场所,对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精神病院、公安司法监所等,采取多轮次疫情排查和“回头看”,确保万无一失、绝对安全。事实证明行之有效,广州这些重点场所没有发生重大疫情。
因时而变,随事而制。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复工复产持续深入、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疫情防控工作适时做出调适。但无论怎么变化,两大原则不能丢。
一是“牢牢管住”不能丢。无论疫情防控“重点战场”转移到哪里——复工复产现场,还是各大口岸,都要有“铁桶阵”思维,做到严防死守,确保滴水不漏。
二是“群众路线”不能丢。“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正是众力所成,筑起广州抗疫的“防火墙”。同舟共济、群策群力,才是防疫的“长效疫苗”。
慎终如始抓好防控,强化服务促进发展,广州必将率先在大战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街坊助力战疫
全市2.9万多个党组织、26万名在职党员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7.8万人次志愿者上岗服务,410多万人次“广州街坊”参与到群防群治中。
截至3月22日,全市累计排查出695人有发热症状,23人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巷战守护家园
打好“巷战”,守牢社区这个阵地,就锁住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咽喉。广州实施小区(村)封闭式管理,牢牢管住城乡社区。
全市7146个小区均设置防控检疫卡点,采取“洗楼”办法,发现并纳入社区健康管理重点地区来穗人员累计超过21万。
联检管住通道
截至2月22日0时(撤销测温点),仅交投集团累计派出一线收费员4.1万人次,共检查车辆470万车次、检查人员960万人次。
截至3月28日24时,广东全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病例123例。广州严格实施入境旅客全覆盖的“三查三排一转运”口岸检疫措施,累计监管超过8000航次航班、197车次粤港直通车、723班次客轮、109.5万人次入境人员。
战疫奇兵
社区有支“红色娘子军”
社区作为居民的生活共同体,是联防联控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最有效防线。番奥社区作为番禺区桥南街外来人员居住最多的社区之一,社区防疫工作面临着不小挑战。然而,一支“红色娘子军”在她们的领头人“宝书记”(褚宝燕)的带领下,冲在抗疫最前线,上门排查、守护隔离户。她们自备物资、踊跃报名,在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中交出了一份有分量又有温度的答卷。
番禺区桥南街番奥社区共有3478户、1万余名住户,有来穗人员750名,湖北疫情重点地区相关的人员268人,是桥南街人口最密集、外来人员居住最多的社区之一。
人员的复杂性让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受到不少挑战。面对挑战,番奥社区一支“红色娘子军”发挥了战疫“奇兵”作用。“红色娘子军”领头人是番奥社区居委党总支书记褚宝燕,社区居民都称她“宝书记”,她带着这支特别的女性党群服务团队,为扎密扎实社区防控网做出了贡献。
一晚涌现21名志愿者
“红色娘子军”党群服务队由回社区报到党员、小区楼道长组成。目前,该服务队共有成员119人,活跃成员50多人。她们身穿红马甲,臂挂红袖章,进家入户做好社区防控工作。
从疫情发生开始,“红色娘子军”就投入了“战斗”。起初,褚宝燕在微信群里发起了任务认领通知,最初任务有两项:守护隔离户、上门入户排查。仅1小时就有12人报名,当晚报名的21名志愿者大部分为番奥社区的热心妇女和党员。
“最初隔离户不多,我们每天安排10多名志愿者,分别在不同时段对隔离户门口或单元门口值守,一方面监督隔离户隔离状态,另一方面是主动为隔离户提供帮助。”褚宝燕说。
后来,任务多了起来——小区门口值岗,张贴抗疫宣传单等,“大家报名都很踊跃,都是自备防护物资。”这带动了更多社区居民都加入这场抗疫,“女性天性比较细腻、有耐心,在上门入户排查、劝喻居民戴口罩等方面具有优势,效果也很不错。”褚宝燕说。
小区业主黄冬梅是“红色娘子军”服务队中一名党员志愿者,她说:“社区防控工作做得很实、很细致,大家可以自愿选择参加的地点和时段,很方便。”来自仲元中学的音乐老师范晨和妈妈一起加入了“红色娘子军”,“看到社区居民和宝书记在微信群里不停给我们点赞,感觉自己的付出被看见、被肯定,干劲更足了。”
宝书记有本“万能通讯录”
“红色娘子军”这支战疫队伍是怎样迅速集结起来的?这要从褚宝燕的“万能通讯录”说起。
褚宝燕是一位老社区工作者了,在这个社区工作已经8年了。番奥社区疫情防控的一件法宝,就是她的“万能通讯录”。“自从进入社区工作以来,每接触一位社区居民都要加她微信,现在加了1000多名居民的微信了。”
在褚宝燕看来,1000多名住户背后是1000多个家庭,每个家庭再影响一户邻居,基本上可以覆盖半个社区了。褚宝燕还把这些加了微信的居民拉入各自楼房所在组团的微信群。目前,番奥社区共组建了14个微信群,涵盖小区10个组团,每个微信群的群主都是褚宝燕。
“万能通讯录带来的主要是正面效果,与居民可以实现点对点的沟通服务,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工作量。”而这对于一位乐于为街坊服务的社区书记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
“做了这么多年社区书记,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只要你想实实在在做事情,就没有一天是空闲的。”褚宝燕表示,社区里事情多而杂,很多事情都要落到社区去解决。万能通讯录就像一棵大树庞大的根系,深深扎根到社区每一户、每个人的土壤之中去,“万能通讯录可以帮助我直接了解居民的需求和声音、感知温度,也便于我更好地为大家提供服务。”
2200名街坊成战疫力量
自从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这样一群人活跃在桥南街各社区(村)街头,他们穿着红马甲、挂着红袖章,驻守在各社区(村)的主要出入口、市场和街面上;深入居民家中,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桥南街坊。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桥南街涌现出了南郊村防控父子兵卢永根、卢深明,番奥社区“红色娘子军”等优秀的街坊代表。
据番禺区桥南街党工委副书记马志刚介绍,全街共整合2200多名街坊力量,其中既包括派出所民警、辅警、村治安员等综治力量,还包括了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物业公司人员、道路咪表工等,“所有街面力量都成为桥南街坊队伍的一分子,大家以不同的方式加入疫情防控战中来。”
据了解,桥南街共有50多名道路咪表工、250多名环卫工,他们成为街面劝喻员,“在街上看到人员没有佩戴口罩,他们就会上前提醒。咪表工还负责了解街面上的湖北牌车辆,环卫工则负责街边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的收运和消毒工作。”马志刚说。
在这支街坊力量中,小区物业人员是中坚力量。桥南街全街道共有小区物业服务人员1200人,“他们负责看好小区大门,做好日常社区消毒工作,配合做好隔离户的生活服务工作,与社区工作者和党群服务队齐心协力共同守护社区安全。”
社区卫士
85后“大管家”当好守门员
单体楼、无物业管理小区的防疫工作是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的难点。白云区石井街顺丰翠园“85后”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嘉文从源头协调,最终排除了近50栋住宅楼的防控隐患。
为了做好社区防控、全面掌握社区居民信息,张嘉文带领党员突击队对辖区内的1700多户居民进行地毯式排查,让社区能马上落实湖北来穗人员的居家隔离工作,降低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可能。
在40多天的社区疫情防控中,白云区石井街顺丰翠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嘉文和同事们当好社区“守门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带领党员突击队用了最短的时间密集“洗楼”,掌握了1700多户居民的信息,并为居家隔离户提供了精细服务,保障了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助力无物管住宅防疫
顺丰翠园社区管辖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3000户,流动人口近万人。社区道路四通八达,出入口多达18个。辖内无物业管理单体楼、老旧宿舍多达近50栋,居住者多数是老年人,这些都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张嘉文介绍,这些无物管住宅楼大都是国有企业旧厂区宿舍楼,撤厂后因人手问题,原单位管理不到位。“如果不进行封闭管理,居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无法保障,而我们社区专职人员只有4人,该怎么办呢?”时任顺丰翠园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的张嘉文马上向相关管理企业发函,请求协助管理这些宿舍楼。同时,在街道积极协调下,组织双报到党员、社区党员等组成党员突击队,联合社工、联防队员及时在宿舍区建立“一测三问”临时检查点,把防控工作顶起来。
与相关管理企业沟通无果,无人响应,张嘉文立即向街道汇报。石井街主动发函与相关企业的上级单位联系,最终引起其上级单位重视,他们主动与街道对接,安排人员值守,履行了防疫主体责任。而顺丰翠园社区的出入口也从疫情发生前的18个减至9个,每个小区只保留一个出入口,实现了全封闭管理,确保社区防疫工作无漏洞。
一周地毯式摸排1700多户
一个口罩、一部电话、一支笔和一本笔记本,从大年初三开始,张嘉文不断地通过电话、走访等方式对社区住户开展了一轮又一轮排查。“只有全面掌握了社区居民的动态信息,才能把好社区的防控关,防止病毒入侵。”张嘉文说,“我们要当好社区‘守门员’,不能退缩。”作为“洗楼”行动第一责任人,张嘉文带领党员突击队,依靠“最土”的人工上门登记办法,对仍然留在辖区内的1700多户居民完成地毯式全覆盖摸排,做好“三个台账”,比街道要求的时间提前了三天完成。
“早一分钟完成任务,就早一分钟降低了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可能。”张嘉文说。随后,社区对从湖北回到广州的9户31人马上落实居家隔离工作。
张嘉文介绍,每户居家隔离户都建立了专属微信帮扶群,每个群里有一位居家隔离户代表,还有2名物管人员、2名居委人员及1位街道驻点领导;如果隔离人员是租户,房东也必须入群。除了送上爱心包,居家隔离户每天会在群内上报体温、发送微信共享地址,有任何需求都在群里告知,群内工作人员便为他们提供代购生活物资、代收垃圾、快递等服务,帮助大家安心、顺利度过居家隔离期。
疫情防控开展至今,顺丰翠园社区共有17户54人需要居家隔离,这样的专属微信群建了17个,每个群里都有张嘉文。对于隔离户的每一条信息,张嘉文都及时关注、回应。
社区工作要以真心换真心
2016年底,顺丰翠园社区刚成立,张嘉文通过招考成为首批专职工作者。当时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生重病,社区大小事务都落到了张嘉文的肩上。“只有把每项工作都做实做细,真正为群众解忧纾困,大家才会更信任你。”张嘉文认为,社区工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业绩,就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以真心换真心。
“有责任心,工作敢担当,对社区居民的事很热心。”石井街二级调研员周均平这样评价他。
疫情发生以来,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张嘉文都能从容应对,成为社区当之无愧的“大管家”。今年2月19日,白云区委组织部将张嘉文“火线”提拔为顺丰翠园社区党支部书记。
“当了支部书记,担子更重,压力更大,”张嘉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到了关键时刻,要坚持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大家合力坚守,很快就能迎来春暖花开”。
平民英雄
你熬夜值守 我送来夜宵
在黄埔区鱼珠街,平民英雄们“各显神通”,有的加入到疫情防控志愿者中,为居民量体温,在社区内搞宣传,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社区群众的健康安全;有的为志愿者送茶送夜宵表达谢意,温暖了防疫志愿者的胃和心;有的则慷慨解囊,为困难群众踊跃捐款。
在这场战“疫”中,广大党员和群众一道,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一同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主战场。疫情发生以来,广大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用不辞辛劳的实际行动守护住了社区群众的健康安全,而群众自发的暖心行为也总能让他们感动和欣慰。黄埔区鱼珠街55岁的退休阿姨刘小兰一家的志愿行为,就温暖了社区防疫志愿者们的胃和心。
疫情不退,送餐不止
“看见社区到处都是红帐篷、红马甲,党员先锋岗、志愿者们为了我们的安全日夜守候,我家里有老有小,中风的老公需要照顾,但我就想做点事。夜晚执勤的志愿者大部分不是本村人,又恰逢下雨,不能让他们受冻挨饿。于是,我就开始为他们送夜宵!”刘小兰说。
“从2月10日我们开始夜值,刘阿姨为我们送了40多天的夜宵,而且每天夜晚十点左右来到卡点,询问我们的需求,等到十一二点再来为我们送夜宵,白天还送热茶、凉茶到卡点。”夜间值班带班的工作人员周健伟说,“阿姨每天变着法子做饭,有时候是饺子和鸡蛋面条,还配好辣椒酱。”“最好吃的当然是牛腩河粉,还有煎饼配海南绿茶!”志愿者小王补充道。
刘小兰说,家人很支持她做公益,送茶送夜宵会一直到战胜疫情为止,“这是我们家庭会议决定的。”
除了热心投入战疫中外,无偿献血也已经成为刘小兰一家人的生活习惯。
“我每年都献,现在献血次数合计为16次,献血总量达到5600CC。” 刘小兰回忆道,第一次义务献血是从汶川地震那年开始的。“看着那么多受灾的兄弟姐妹受伤,我在单位义无反顾地挽起了袖子。”刘小兰的血型是B型(RH+),即俗称的熊猫血,这让她的义举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902名党员捐10余万元
在黄埔鱼珠街,像刘小兰这样的“平民英雄”还有很多。
当鱼珠某小区发生一起输入性确诊病例时,居住在该小区的鱼珠街退休党员杨永茂主动请缨参加党员先锋岗,为居民量体温、登记账本、搞宣传。有市民在志愿者和自治队的感召下,也加入到疫情防控志愿者行列,有的市民还为志愿者送茶送水果表达谢意。
面对疫情,该街道的退休党员发扬模范作用。连日来,鱼珠街902名党员以各种形式捐款。截至3月12日,捐款金额达108765元。街道最先开始捐款的是退休党员干部。从执法队退休的、曾经是部队医护人员的王翠卿说:“看见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逆行而上,我深受感动。虽然退休了,只要党召唤,我立马参与战斗。”据悉,有29名退休党员纷纷解囊,所捐9500元善款通过黄埔慈善会,专款专用投入到抗击疫情一线。
越在困难时刻,群众纷纷站了出来。茅岗社区95岁的老党员汤华,因年事已高,行走不便,交代55岁的儿子、同是党员的汤景成代捐50元。他们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茅岗社区党员也踊跃捐款,党员周键锟就捐了5000元。
在街道、在小区、在企业,党员们小到几十上百元,大到数千元的捐献,都是对抗击疫情的支持,是对有困难的群众雪中送炭。这场战疫中,广大党员同群众一道凝聚起共克时艰的力量,彰显了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信心。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练洪洋、肖桂来、汤南、何瑞琪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李波、何瑞琪、陈忧子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罗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