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个关于钟南山的“第一”,都在广州成就
语音播报

3月22日,广州市第50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在广州雕塑公园举行。在新闻通气会的最后,主持人展示了3本书和一份《广州日报》的旧报存档,串联起这段跨越17年的城市抗疫记忆。书的主角,是钟南山院士。

这4份资料代表着“4个第一”,第一次以钟南山为主角的传记连载,全国第一本钟南山传记《勇敢战士——钟南山传奇》,全国第一本钟南山画册《钟南山——永远的青春之歌》,全球第一本钟南山中英双语画册《钟南山掠影——院士人生十事》。拿出《钟南山掠影——院士人生十事》时,主持人特意念出了封面上的英文书名“The Stories In The Life Of Dr. ZHONG NANSHAN”。

“这份是广州日报2003年的旧报资料,从6月13日至7月13日,连续31天,《广州日报》刊登《勇敢战士——钟南山传奇》,这是全国第一次以钟南山为主角的连载。这既反映了我们广州地区媒体的敏感,也反映了广州写作者的历史担当。”主持人说。

这“4个第一”,都在广州成就,更准确点来说,都由一个人推动成就——广州医科大学时任宣传部部长、后任副校长的魏东海博士,他是这这本书籍的撰写人和主编。

全国第一本钟南山传记,书名受牌匾启发

魏东海告诉记者,其实早在1999年,他在广州医学院(现为广州医科大学)宣传部工作时,组织过一个名为“医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主题教育活动,师生们大量的来稿和发言,都不约而同提到了钟南山院士,说“钟院士不就是我们身边现成的典范吗?如果医学生将来都能成为像钟院士这样的医生,我们的医学教育就成功了。”

他说,这次教育活动促成了一个计划:发动宣传部的工作人员们一起搜集资料,准备出版一本“向钟院士学习”的主题教育读本。

2003年,“非典”疫情袭来,钟南山一句“把最危重的非典病人集中收治到我们这里”,掷地有声。67岁的他挺身而出抗击疫情的事迹广为传播,于是在魏东海领衔将已经整理好的资料编辑成书。在同年5月,全国第一本钟南山传记《勇敢战士——钟南山传奇》出版。

“书名是受到当时卫生学校的学生送给钟院士的一个牌匾的启发。这个牌匾上用一朵朵的小花组成四个大字:‘勇敢战士’,旁边还有两行小字‘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钟南山’。”魏东海说。《广州日报》是最早开始开辟专栏连载这本书的,很快国内很多报纸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也开启了连载。“南山风格”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2003年6月,全国第一本钟南山画册《钟南山——永远的青春之歌》出版。2011年12月,全球第一本钟南山中英双语画册《钟南山掠影——院士人生十事》出版。“4个第一”都在广州成就。

《还是钟南山》即将出版,解读“为什么还是他”

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钟南山院士,这位“中国抗击非典第一人”已是84岁高龄。在突发疫情面前,他一面劝慰大家不要去武汉,一面“逆行”赶往武汉调研疫情,再次守在了抗疫前线。

这一画面,让魏东海再次动笔,开始《还是钟南山》的写作,目前该书即将出版。这本书共21万字,记述了钟南山直面新冠肺炎和非典时的英勇事迹,也讲述了他风风雨雨奋进一生的传奇故事。

“17载,两次关乎生死的重大疫情,2003年是他,2020年为什么还是他?总结起来,让钟南山院士始终如一的是这四大特质:有本事,讲真话,敢担当,医天下。我们在书里首次公开的20年前的院士自述中,可以看到这些特质。”魏东海说。

“钟院士是一段跨越17年的传奇,让我们记住这位不老的民族英雄,这位抗疫战士的青春之路。”通气会的结束语中,主持人说。此刻的追溯历史,也是正视当下,更为展望未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方晴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方晴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林传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