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对不起,我又要逆您的意了!请相信我,我一定能再次平安回到您的身边!”
1月23日,一张朋友圈截图在医护人员的微信群里转发,引发共鸣。这张图来自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护长潘丽丽。17年前在非典时期立下汗马功劳的她,这次为迎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主动放弃了春节外出的安排,志愿加入一线。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获悉,广州不少医护人员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同样的选择。除了疾控部门、定点收治医院外,多家医院的医务人员春节期间均取消休假,在穗随时待命,投入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
这其中有不少曾在17年前参与抗击非典战役的“英雄团队”,他们决心再次以血肉之躯守护广州市民的安宁生活。来看看这群“白衣战士”的故事。
▼故事一:27年来的第二次有机会回家过年,然而她还是不能走
这是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急诊科主任李芳工作的第27个年头。自从入职广东省中医院以来,她一直在ICU病房、急诊等危急重症疾病相关科室工作。春节假日本来就是多种流行疾病的好发阶段,是医生工作强度最大的时候,排班需要决定了大家都很难长时间脱岗。所以老家在山西的她,27年来春节期间回家只有4次,赶在除夕之前能够到家的,仅有一次。
昨日,记者在午餐时间“见缝插针”地连线了这位忙碌的急诊科主任。
李芳说,今年本来已经安排妥帖了,准备带着儿子一起在除夕前赶回老家看看老人。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纠结了几天的她,终于在最后期限之前,退掉了回家探亲的高铁铁票。
她在朋友圈写道:“亲爱的爸爸妈妈,真的非常抱歉!工作27年,回家过年只有4次,回家过除夕更是只有一次,而这第二次,我又爽约了。您们年纪大了,都有慢性肾脏病,妈妈想我帮她好好调理身体,总盼着我能够回家;爸爸昨天早上被门严重夹伤了脚趾,他有糖尿病,足部损伤特别容易继发感染、迁延难愈,女儿真的很心疼、很担心。但身为医生的我,却不能为父母侍疾,何以为孝!
但我又不得不留下,2003年,我在SARS救治的第一线,17年后的今天,作为科室的管理者、叶欣护士长(原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曾经的战友,也必须和身边的同事们在一起。在医院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疫病到来之前,未雨绸缪,严控布防,把困难想得多一些,把措施落实得更到位一些,希望疫情很快得以遏制,希望每一个人都平平安安。”
李芳说临时取消了回家的计划,家中老人自然也会担心,但自己已经有了非典时期的“前科”,他们都很理解,只是简单地叮嘱女儿要做好防护、注意休息,等疫情平稳了再找时间回家。“其实取消休假的不止我一个,同事们都这么做,临床上有需要支援,责无旁贷。”李芳说,孩子虽然大了,但是听说妈妈不回去,也决定不回去,安心留在广州了。
李芳介绍说,目前医院没有收治疑似病例,主要还是做好准备、做好防控,按照规范操作,确保不漏诊任何一例病人,同时要做好防护措施,确保整个流程中医护人员和其他病人都不会受到交叉感染。
17年前非典疫情来袭的时候,李芳还是二沙岛急诊科的一名主治医生。回想起当年,她说,当时是真的是有点猝不及防,而这一次疫情首发不在本地,大家有了更充分的备战时间,希望准备工作可以做得更充分一点,做好万全的准备,竭力阻止疫情的蔓延,大家众志成城打好这一战。
▼故事二:“疾控夫妻档”写家书送新春祝福
对广州市疾控中心检测实验室的20多位工作人员来说,春节假期只是七个忙碌的“工作日”。为了加速验明患者的病情,他们采取“三班倒”,确保对医疗机构采集来的样本进行“随到随检”。
“疾控夫妻档”陆剑云和马晓薇,一个在传染病预防控制部,一个在应急部,都是本次疫情防控中最忙的两个部门。陆剑云的父亲刚刚做了肠部肿瘤手术,苦盼爱子利用假期到病床前侍疾。然而,两人毫不犹豫地取消了春节休假,留在单位过年。
除夕前,妻子马晓薇给父母、儿子写了一封家书:“全力以赴,守护健康!”还没写完,工作电话来了,她一手举着手机一手匆忙给家书收尾。丈夫怜惜地说,妻子又要加班了,写不尽的柔情,留待“战斗”结束相聚时再说。
▼故事三:抗非典烈士“邓书记”的战友们正严阵以待!
17年前“抗击非典”烈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党支部书记邓练贤主任医师所在的英雄团队,此次依然担当隔离病区救治工作的主力军。邓子德、崇雨田……抗非典功臣们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用血与泪取得的经验来备战此次防控工作。中山三院感染科党支部更是发出号召,响应医院取消医务人员外出休假的安排,要求全体党员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家里总共有三个医生,两个医学生,都能理解我们的选择。做医生就应该救死扶伤,坚守岗位。”中山三院麻醉科党支部书记周少丽教授和先生都是医务人员。两人一个在省级定点收治医院,一个在区医院担纲,春节必须坚守岗位,只能让孩子和老人自行回老家过年。让她感动的是,在学医的晚辈特意发微信来给她加油。
麻醉医生要负责给重症肺炎患者插管。这是一项危险而重要的工作,一时不慎可能有感染的风险。周少丽和同事们穿上闷热的全套防护服,戴上防护镜和N95口罩,认真地提前演练,为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让病人少受苦痛。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获悉,中山三院天河、萝岗两个院区已多次通过现场演练、培训会等各种形式,确保医生、护士、护工、司机等行政后勤保障人员全员知晓医院感染防护要求,进一步明确分诊、送检、运送、护理、救治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将病毒传播风险降到最低。“
▼故事四:“离开你们熟睡的笑脸,只为了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护士长袁红一早就买好了和老公回湖北荆州过年的往返车票,接到医院召集护理人员支援发热门诊的通知后,立即报名,毫不犹豫地退了火车票。在退票回来的途中,她接到了父亲的电话,“父亲交代我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要有责任和担当,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不必挂念他们,还说要准备我爱吃的食物寄来广州。”袁红瞬间潸然泪下,“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的父亲每次都能深明大义,让我越发敬佩,我在心里默默地说,我一定会好好的,大家都会好好的。”
而提起自己的孩子们,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张梅春主任医师哽咽了,她在自己的朋友圈写道:“孩子们,对不起,曾经答应你们年三十带你们去逛花街,因故要值班;曾答应你们带你们出远门玩,因故不得不食言。些许遗憾只好留待春暖花开、阴霾退尽之时努力弥补了。夜色阑珊之时,看着你们熟睡的小脸,我却要赶车去南沙门诊了,虽有一万个不舍,无奈职责所系!只希望你们健康、快乐,快点长高长大!”
▼故事五:怕吗?怕!可我们还是选择上!
“众志成城、勇于担当,我们志愿加入急诊科党支部党员先锋队/急诊科青年文明号先锋队,抗击新型肺炎,拯救生命,守护健康!”1月23日中午,铿锵有力的誓词在广医三院急诊科医护休息室内响起。在急诊科党支部书记陈德雄的号召下,急诊党支部党员先锋队和急诊青年文明号团员先锋队正式成立,广医三院急诊人用行动彰显抗击新型肺炎的决心与士气。
连日以来,源自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广医三院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主动放弃春节休假,春节期间全部在岗待命,组建起抗击武汉新型肺炎的坚强防线。
除了急诊科外,为了缓解发热门诊人力的不足,广医三院其他科室的许多医生主动请缨支援发热门诊,逆行而上的医者说:“其实并非不怕,但是此时此刻,我们必须冲在最前面。”
▼故事六:17年前受感动报考医学院,17年后主动参战
广医三院心血管内科医生何德全医生在得知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主动报名参加,经过培训1月23日已经上岗。
“2003年非典时正值高考,被当时很多前辈的英勇事迹所感动而报考的医学院。今天,能够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工作,对我而言是实现了学医的初衷、实现了少年的梦想。”何德全医生说道。
原本春节计划去西藏旅游的何德全医生,在疫情发生后,就退了票决定留守医院。他在朋友圈写道:“2003年SARS高考选择了临床医学,相隔17年,这次轮到我代替前辈们迎战新型冠状病毒”。
▼故事七:17年前跳窗回院参加抢救 如今再次出现在突击队中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17年前仅用17个小时就腾出SARS收治病房,具有军旅底色的这支队伍在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中以敢打硬仗、能打胜仗著称。当年,省二医的医务人员都是举着手抢着报名到一线参与救治SARS患者,如今他们依旧积极参与了新的“战斗”。当年非典期间,从粤东家中跳窗也要赶回医院救治患者的护士黄惜华,已经成长为省二医儿科护士长,这次又报名参加了相当于“突击队”的特定传染病救治队伍。
“17年前和17年后同一岗位,同样战场,负重前行,一路有我。”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蒋晓红在急诊科一线岗位上工作了30多年,曾参加非典患者的救治工作,荣获抗击非典二等功以及抗击非典标兵。非典期间,她每天早上7点第一个到科室喷洒消毒,如今再次请出当年用过的消毒机,蒋晓红满意“老战友”的表现:“它也一直在岗坚守,为大家服务,消毒效果还是挺好的。”
▼故事八:当年小汤山战队集体请战:义无反顾,奔赴一线!
23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党委收到了一封盖满鲜红指印和手写签名的特别“请战书”。这封来自原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医疗队全体队员的请战书写道:
17年后的今天,全国人民正面对新冠状病毒肆虐,作为一支有丰富经验、战胜过“非典“的英雄集体,我们更是责无旁贷!
我们特此向院党委请战,愿为战胜新疫情,随时听候调令,我们小汤山全体队员都义无反顾,奔赴一线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在此,我们积极请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而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当时这支“战队”的队长、现已64岁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杨振峰教授同样主动请缨出任珠江医院发热门诊专家组长,关键时刻再次冲在了第一线。2003年,杨振峰教授带领数十名医务人员奔赴北京小汤山,奋战57个日夜,成为全国在小汤山坚守到最后的医疗队之一。
在老前辈的带动下,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年轻医生吴锡平、晏志鹏、阳倩捷也早已志愿加入急诊发热门诊,通宵出诊。“服从命令听指挥,随时准备站上一线,是珠江医院几十年军旅和全院老军人的传统作风,现在在新一代年轻医生身上传承弘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新说。
记者了解到,为保证发热门诊更加科学,规范,符合新的运行要求,1月23日,珠江接到通知,医院医务处、护理部再次紧急进行了发热门诊应急医务人员的招募与调配。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消化内科、ICU、心血管内科、肾内科、护理部等多个科室的专家纷纷主动请缨,报名支援发热门诊,很多人为此放弃了春节休假。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任珊珊、周洁莹、伍仞、翁淑贤、张青梅 通讯员宋莉萍、周晋安、魏星、黄月星、洪霞、王慧、白恬、王申昆忆、伍晓丹、彭睿宇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任珊珊、周洁莹、伍仞、翁淑贤、张青梅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赵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