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需要一代人的努力,到2035年可走在世界前列
语音播报


广州的垃圾分类取得什么样的成效?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助力广州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如何与城市历史文化融合,促进夜间经济加快发展?怎样加强志愿服务,培育公共文明行为?昨日,在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广州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与会代表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市民关心的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广州基本破解“垃圾围城”难题

垃圾分类是代表们关心的热点话题。楼道的桶撤了,投放定时定点了,接下来还会有哪些动作?

在广州代表团媒体开放日活动上,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建华代表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广州已基本破解了“垃圾围城”的难题,广州的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2012年,广州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境,垃圾分类迫在眉睫。陈建华说,因为如果不垃圾分类,广州的垃圾填埋场,仅一年半时间就无处可填。

2012年7月10日,陈建华记得很清楚,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垃圾分类动员大会,并接连开了四次,在制度建设、政策出台、管理改革、硬件设施等诸多方面力推垃圾分类。2012年,广州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三化四分类”的垃圾分类体系,即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

紧接着,广州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第一个垃圾分类的立法,政府、专家学者、市民、媒体等社会各方都参与进来。陈建华说,到去年底为止,经过多年的努力,广州基本破解了“垃圾围城”的难题。

目前,垃圾分类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一个基础性的作用,在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提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资料图,荔湾区龙津街金域华府,小区居民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投放垃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伟浓 摄

“广州现在基本上做到了楼道撤桶和定时定点投放。”陈建华说,广州新一轮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已经全面铺开,这一轮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完成以后,将可以解决未来二十年、五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里,广州对垃圾分类处理的需求,对于广州的生态文明建设,将起到长远的作用。

“垃圾分类需要一代人的努力。”陈建华表示,再过15年,到2035年,我们国家的垃圾分类,也包括全省和广州的垃圾分类,一定可以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因为这个方向是对的,路是对的,尤其是唤起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形成了一个习惯。”

发达国家垃圾分类一般都要用20年到30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过程,它是一场革命。“我们这一代人把它治理好,上对得起前人,下对得起子孙。”陈建华说。

把广州打造成全球音乐中心

如何用好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助力广州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来自互联网数字音乐领域的江明秦代表对于文化发展非常关注。

江明秦说,广州在文化发展方面有其优势,尤其是音乐文化的发展上,拥有深厚的音乐文化土壤。同时,互联网音乐龙头企业在广州聚集,线上数十亿用户流量,以及互联网+音乐多种创新渠道和国家对音乐版权的保护,让音乐产业链有更多的盈利模式,音乐直播、音乐付费、音乐文化电商的建立(数字音乐作为虚拟商品销售)、音乐短视频等新技术、新手段,让音乐产业链的项目和个人都能获得盈利。比如说,音乐直播让每一个草根音乐人平均营收达到7000元以上,再比如数字版权的交易,达到数十亿元。

此外,广州拥有相对优越的区位和空间优势,音乐文化的实体也在不断发展,比如海心沙音乐博物馆、广州大剧院、天河体育中心等。

如何让全国乃至全球的优秀音乐人来广州创新创业,求其根本,就是三个诉求:歌出名,人出名,赚到钱。江明秦说,让音乐人来广州形成聚集,必须要有一个生产优秀原创作品的机制,这需要一个全产业链的线下场景,包括音乐创作、音乐加工、音乐众创、音乐表演、音乐培训等,需要线下的聚集。同时,政府出台对音乐人、音乐作品、场地设施等配套支持政策,主要对音乐企业、音乐人才的引入,对音乐原创的培育、对音乐活动的举办、对音乐氛围的打造等,使音乐人在广州找到归属感,安心创新(写歌)、安心创业(公司化运营,实现纳税),线上加线下从而形成音乐产业链的生态聚集,形成高水平文化产业基地,助力广州打造成为全球音乐中心。

可对文创开发适当激励

如何将夜间经济与城市历史、文化广泛融合,促进夜间经济加快发展?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副馆长谢莹代表以博物馆夜间开放举例,“博物馆夜间开放,通过文化活动吸引市民走出家门,只要走出家门就会产生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谢莹代表表示,从博物馆本身来说,文创开发是行业发展大趋势,虽然博物馆现在是免费参观,但其推出的文创产品具有创意设计,参观的市民就会把“文物”带回家,促进夜间经济发展,使得夜间经济不局限于餐饮行业,而是与文化发生了互动。

比如,陈家祠也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不能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国家出台了文化文物IP授权的政策后,陈家祠与公司合作进行文物的创意设计,2019年文创产业营业额达到600多万元,还有进一步开发的空间。

“老百姓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到博物馆不仅要看展览,还需要休闲场所、文创产品等,这也是博物馆文化功能传播的途径。”谢莹建议,出台激发文化创新的政策,允许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开展相应的经营性的活动,为群众提供更多样的公共服务,长远考虑可以对文创开发进行适当激励。目前广东省也设立了文创开发的试点单位,希望有更多的广州文博领域的文创产品推出,传播历史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促进消费增长。

志愿服务能像游戏一样好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广东要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志愿服务,培育公共文明行为。长期从事志愿服务的海珠区江南中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赵广军代表表示,广东现在已有一个很好的系统,叫做“i志愿”,市民参与到服务过程中既可以帮助别人,还可以在“i志愿”平台上得到时间累计,将来需要时也可以得到别人的帮助。

他透露,今年会围绕垃圾分类有个创新,尝试将志愿服务与垃圾分类以及创文工作等结合起来,设置现实生活志愿服务的游戏。

“我们玩的不是网络游戏,而是现实游戏。孩子们喜欢游戏的趣味性和奖励性,不如让孩子在游戏里面学习。”赵广军表示,让每个志愿者,特别是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己不仅可以成为网红,还可以在不断升级的志愿服务过程中享受到快乐”。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李栋、魏丽娜、方晴、廖靖文、杨洋、张露、汪万里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陈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