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以盼,昨日,“我与我的城市同成长”——广州日报小记者特训营第八期又开营了!本期特训营,广州日报的小记者们走进广州博物馆,观摩了《匠心神巧——广州特展》,广州珐琅省级非遗传承人给小记者们上了一堂珐琅制作“启蒙课”,小记者在现场体验制作珐琅吊饰。当他们得知自己亲手绘制的吊饰会经过焙烧做成成品时,小记者们兴奋不已。
“广作”工艺品大放异彩
小记者们大开眼界
作为广州日报社重点打造的垂直项目,广州日报小记者特训营以“探寻地标新美景,小记者看大世界”为特色,为青少年搭建一个参与实践、深入生活、关注社会的平台。位于广州市越秀山的镇海楼,是广州博物馆的所在地,昨天,16名广州日报小记者走进了这座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现场观摩了《匠心神巧——广州特展》。
这个荟集故宫博物院、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博物馆京广两地四家文博单位,清代以来“广州匠”制作的工艺精品,吸引了小记者们在橱窗前认真驻足观看。钟表、牙雕、珐琅、陶瓷、织绣、定制家具……,近百件的珍贵文物,既有广州地区特色的传统,又不乏中西合璧的创新,道出两百多年来广作蕴含的文化、艺术与匠心精神。
非遗工匠开讲珐琅“启蒙课”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铜吗?” 杨志峰手举铜胎,开始讲解。“画珐琅,一般特指铜胎画珐琅,由于紫铜纯度较高,所以一般选用紫铜做铜胎。” 小记者们围坐在一起,目不转睛地看着杨志峰在台上演示。“铜胎的表面用白釉铺底色,然后用彩釉描绘珐琅图案,再经过焙烧、镀金,最后制作出既体轻明亮,又绚丽多彩的画珐琅”。杨志峰选取了制作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步骤,配合着实物,一步步向小记者们讲解珐琅的制作工艺。
有的小记者是抽象派,用简单的图案和色块加以表现,有的小记者则承袭了画珐琅中的经典图案,将花鸟等画在了自己的吊饰中。杨志峰老师看了小记者们的作品,连连称赞,“想不到他们画画的功底如此好,色彩搭配如此合理,广州日报小记者们的思维都特别灵活。”
下午5时许,课程结束,小记者们领到了独特的纪念证书。不少孩子和家长都表示,这次特训营收获满满,期待下一次的活动。“广州日报是我从小到大一直阅读的报纸,想不到了我小孩子这一代,广州日报有‘小记者特训营’这个这么年轻又有活力的活动,能将我与广州日报的记忆带入到孩子这一代。”一位老广家长参加完活动后感慨道。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李鑫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李鑫 实习生 罗致凯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郑宏达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鑫